大公產品

首頁 > 體育 > 正文

乒博館昨在上海開館

時間:2018-04-01 03:15:42來源:大公網

  圖:國際乒聯博物館和中國乒乓球博物館昨開館   大公報記者夏微攝

  【大公報訊】記者夏微上海報道:31日,在國際乒聯主席托馬斯.維克特等人的見證下,由國際乒聯、國家體育總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國際乒聯博物館和中國乒乓球博物館(以下簡稱「乒博館」)正式開館。這是第一個引入中國的國際級體育類專業博物館,也是第一個異地建設發展的國際體育組織所屬博物館。

  當日,托馬斯.維克特、國際乒聯終身名譽主席徐寅生、亞乒聯終身名譽主席李富榮與三位少年運動員一同揮動球拍為「乒博館」開館。張怡寧、李曉霞、閻森、王勵勤、佩爾森、李寧、吳敏霞等10餘名世界冠軍、體壇明星前來助陣。

  原國際乒聯博物館位於瑞士洛桑,始建於2003年,擁有與乒乓運動相關的各類藏品8000餘件,較完整地保留了世界乒乓球運動發展一百多年來的實物。基於中國對世界乒乓球運動的貢獻,2014年國際乒聯決定將國際乒聯博物館整體搬遷至上海。上海市政府則將國際乒聯博物館和原計劃建設的中國乒乓球博物館進行「二館合一」建設。項目由上海體育學院立項建設和運營管理,於2016年7月22日奠基,2018年2月5日竣工,2018年3月31日起正式對外開放。

  藏品共萬餘件

  新落成的「乒博館」位於上海市黃浦區世博園地塊,局門路796號,分地上三層、地下一層,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館內設置陳列展覽區、公眾服務區、體驗互動區、藏品技術區、教育研究區等區域。「乒博館」共有藏品12000餘件。

  托馬斯.維克特在接受訪問時表示,隨着各項賽事的繼續推進,藏品還將源源不斷充實進「乒博館」。今後國際乒聯將繼續給予大力支持,推進日後的世界巡展、設置國際乒聯文獻中心及成立國際乒聯聯絡處等,使它的發展更專業、更多樣、更全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