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武大靖(左)勇奪中國隊平昌冬奧金牌後,與李琰興奮慶祝
李琰之所以能夠在多個國家取得出色的執教成績,除了自身對於短道速滑的熱愛外,更重要的是,她對於短道速滑項目有着獨特的理解和認識。在執教中國隊十二年裏,李琰將她獨到的執教理念發揮到了極致,這也是中國隊能夠在過往三個奧運周期裏取得突出成績的原因。
在李琰執教中國短道速滑隊初期,中國隊僅有王濛一人為世界頂尖選手,具備在國際大賽上奪取金牌的實力,整支隊伍的實力僅為世界二流。李琰認為一支隊伍要想能夠衝擊奧運金牌,需要提高整體水平,形成良性競爭。提高隊伍的整體實力,一方面有利於在各個項目上多點開花,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激勵尖子選手繼續提高自身水平。在李琰看來,最好的團隊並不只是比賽隊員,還包括教練、體能師、陪練和後勤團隊。平昌冬奧會上,中國短道速滑隊出師不利,開賽四個比賽日僅僅收穫一枚銀牌。然而,李琰卻時刻鼓勵這個團隊堅持到最後,強大的凝聚力讓中國隊在最後一天笑到了最後,一金一銀是對這個團隊最好的回報。
心思細膩精益求精
作為短道速滑界少有的女性教練,李琰在訓練和比賽指揮上體現了女教練心思細膩的特點。短道速滑與大道速滑有明顯差異,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因此,在平時的訓練和比賽中,李琰對運動員滑行的路線、起速和超越等技戰術細節上精益求精,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出現的問題。平昌冬奧會上,中國隊遭遇犯規陷阱,多人次在前幾個比賽中被判罰犯規。李琰特意與裁判進行了長時間的溝通,了解裁判判罰的尺度和判罰規則的改變。
李琰教練在訓練時素以嚴格著稱,不留情面的訓練讓運動員稱其為「後媽」。但是她始終將運動員的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如果一名選手身體上出現問題或者有傷病,李琰會立即停止選手的訓練,讓其先養好傷病再進行訓練。正是因為對運動員傷病的實時監控,讓王濛、周洋等老隊員能夠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