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體育 > 正文

平昌冬奧創多贏

時間:2018-02-25 03:15:42來源:大公網

  圖:韓國中央大學教授李明天大公報特派記者李理攝

  大公報特派記者 李 理

  上世紀80年代末首爾成功舉行奧運,令原本在世界版圖幾乎不被人識的韓國開啟現代化騰飛大門。當聖火漸漸在夜色中熄滅,人們又會如何評價這次奧運?韓國著名媒體和廣告專家、中央大學教授李明天告訴大公報記者,這屆冬奧前所未有創造出朝鮮半島和平的曙光,韓國則依靠安定的社會環境繼續贏得國際社會正面印象,朝鮮不費力地提高曝光率,可謂人人都是贏家。他還寄望北京2022年冬奧,能將中國傳統文化和日新月異的科技更加緊密結合。

  親身經歷兩屆奧運會的李明天此前擔任首爾電視台董事,他稱如今受眾不再局限於傳統媒體觀看奧運,新媒體的出現令奧運會傳播更加多元化。和以前許多國家舉辦奧運會時均有示威遊行的情況不同,韓國憑藉總統文在寅上任來歸順民意,化解了很多社會危機,總體社會運行十分平穩,「和平與民主多元是平昌給外界留下的印象。」李明天說。

  李明天:增民眾對冬運熱情

  平昌冬奧給韓國社會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遺產,除了看得見摸得到的高鐵和其他基建,一般民眾對冰雪運動的熱情也在增加。李明天以自己舉例說,他是通過這次冬奧會上韓國女子冰壺隊優異的表現才開始關注冰壺運動。此外,平昌冬奧舉辦地五星級酒店和民宿兩類分化的現象也引起業界反思,未來韓國旅遊業者將開發更多中檔商務酒店。

  對於接棒平昌的北京,李明天說,朝鮮半島民族和語言均具有單一性,而中國地域廣民族多,如何兼具統一和多元講好中國冰雪故事,最受外界關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