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名徽章收藏者(右)展示自己的收藏\大公報特派記者李理攝
在平昌和江陵,如果說運動員在場內比拼的是體育競技,那麼各國奧運收藏家也在每天進行着交換徽章的「競爭」,琳琅滿目的奧運徽章見證了人類運動最大賽事的發展歷史,更是每個藏家心中奧林匹克情節的最好體現。
在江陵奧運場館群,每場比賽觀眾散場後,總有人湊上前去第一時間詢問「門票可以換徽章」。原來,平昌冬奧會的門票在奧運藏家眼裏也成了香餑餑。
除了奧運門票外,奧運徽章交換最熱門。在聯通國際奧組委贊助商的展館群路上,長長一排都是擺攤的徽章收藏者,一邊展示自己的收藏,一邊尋找機會和運動員、記者、贊助商甚至觀眾交換心儀的徽章。
一名從里約一路追到平昌的收藏家面前擺滿了大大小小的徽章,甚至在他的馬甲和帽子也成了展示收藏的道具。他告訴記者說,一屆奧運會下來差不多能交換幾百枚徽章,等回國後仔細整理,是十分美好的回憶。
在這些收藏家中還有許多中國面孔,一名來自天津收藏家表示,十年前的北京奧運會開啟了他的徽章收藏之旅,此後一發不可收拾。小小的徽章每一枚背後都有自己的深意,特別是留有過往奧運會的印跡,彷彿能讓人穿越時空感受以前奧運賽場的精彩瞬間。
奧運徽章大概分為代表團章、媒體機構章、贊助商章、志願者章和官方章幾類,其中代表團章最搶手。很多平昌冬奧會的志願者因為工作緣故,大多能夠換得一二。那些和人數較少的非洲代表團近距離接觸的志願者就更幸運了,他們得到的可是極不常見的徽章,往往引來艷羨。
交換徽章和奧運紀念品就是傳遞友誼,在夜間舉行的一場比賽開始前,加拿大代表團一名運動員見記者沒有戴手套,索性從包中拿出縫製精美楓葉和五環標誌的手套大方遞過來。這一刻,記者感受到的是奧利匹克大家庭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