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體育 > 正文

工程師.父親.慈善家/何 雁

時間:2018-01-28 03:15:46來源:大公網

─比爾.蓋茨印象記

  圖:一九九五年秋,蓋茨第二次訪華,與妻子梅琳達在天安門廣場合影

  比爾.蓋茨(Bill Gates),多了一個新頭銜。

  二○一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這位世界首富以美國泰拉能源公司(Terra Power)董事長身份,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蓋茨最為公眾所熟知身份,是美國微軟公司(Microsoft)創始人。作為成功企業家,他始終是新興產業領軍人物,與中國有諸多方面合作。

  一次重要訪華

  比爾.蓋茨來了!他身穿咖啡色西服、淡藍色襯衫,繫深藍色領帶,在一群隨從簇擁下,精神抖擻地出現了。時針指在二○○三年二月二十八日下午四點半,北京嘉里中心飯店二樓宴會廳記者會,我搶佔第一排中間座位,目睹他的風采。

  一百七十名記者座無虛席。蓋茨一現身,全場爆發雷鳴般掌聲。只見他嘴角微微上翹,頑皮地微笑着。誰能想像,這位受尊敬的企業領導人,是一個調皮大男孩形象?

  簡單開場白後,蓋茨請記者提問。現場氣氛立即活躍起來,眾記者紛紛舉手、爭先恐後,「該我了!」「讓我提問!」的聲音此起彼伏,惟恐錯過面對面交流機會。

  蓋茨始終微笑着,加上主持人技巧,使現場氣氛熱烈而不混亂。當記者用漢語提問,他好奇地側耳傾聽,眼裏閃爍亮光,表現得饒有興致。最有趣的是,有記者用流利英語與他交談,他竟然緊皺眉、撅起嘴,左顧右盼,一副丈二金剛摸不着頭腦的滑稽樣子。

  沒有火藥味濃重的提問出現,偶爾迸發零星敏感火花,也被蓋茨「無意」間巧妙忽略。直到有記者請他用三個詞描繪自己性格,頓時全場噓聲四起。

  「用幾個詞形容我自己,實在太難。」蓋茨說:「我首先是軟體工程師,開發軟體幫助發掘大家的潛力;其次,我是父親,有三個可愛的小孩子;還有,我是慈善家,捐款幫助發展中國家人民防治疾病,尤其在愛滋病方面。如果用三個詞,那麼,我是工程師、父親、慈善家。」一番表白,又贏得全場熱烈掌聲。

  「對比爾.蓋茨來說,地上有一百萬也不能撿。因為,在他彎腰一瞬間,有可能損失一千萬。」這句話,早已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笑談,但從側面也說明,時間對蓋茨是多麼寶貴。

  二○○三年二月二十六日,蓋茨開始第八次中國之行,北京四十八小時行程十分緊湊。與前七次相比,此次訪華規模聲勢更為正式浩大。這次訪華直接成果,決定微軟在中國今後十年發展速度,被稱為「具有決定性一次」。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個人電腦市場,展現出令人心儀的巨大潛力。對於微軟,嚴峻挑戰來自電腦操作系統Linux。這是一套免費使用與傳播的類Unix操作系統。該系統由世界各地程式設計員,通過互聯網協同開發,目的是建立不受任何商品化軟體版權制約、全世界能自由使用Unix相容產品。

  在中國,這一「視窗」(Windows)平台最大競爭對手,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二○○一年以來,一連串政府採購及電子政務大單,對一大批以Linux為起點的軟體企業青睞有加,原因在於Linux開放源代碼,打破微軟一統天下局面,並在穩定性、網路安全性方面顯示優勢。

  因此,蓋茨選擇在中國發展十周年之際訪華,親自開拓市場。其間,微軟與中國政府及多家大型企業,簽署一系列戰略合作協議。他只用一句話概括:「中國市場,對我們非常重要!」

  記者會上,蓋茨公布此行最大成果:二月二十七日,微軟與中國資訊安全產品測評認證中心,簽署「政府源代碼備案計劃」協議。對中國政府及其指定備案單位,開放微軟「視窗」源代碼。

  所謂源代碼,是指軟體工程師描述程式的常用電腦語言。商業軟體公司擁有產品源代碼,好比可口可樂「神秘配方」。軟體開發者知道源代碼,如同看懂魔術奧秘,對程式運行規則了然於胸,可以重新編程,進行二次開發,擁有屬於自己知識產權軟體。

  蓋茨說:「開放源代碼,表明我們對中國政府、產業界做出一個承諾,我們會很好合作。因為,在互聯網變得日益重要的今天,資訊技術安全性是一個重要問題。」

  蓋茨稱該協議為「此次中國之行簽署的最重要合同。」他認為,儘管從運作角度講,向中國政府開放源代碼,是免費的。但對微軟來說,該協議意義重大,表明與中國政府合作關係,邁出至關重要一步。

  開展對華慈善

  微軟已成為世界軟體業帝國。二○一八年,蓋茨個人財富達九百三十三億美元,自一九九五年登頂《福布斯》以來,十七次奪得世界首富頭銜。

  二○○五年十一月,蓋茨在倫敦慶祝五十歲生日,做出一個驚人決定:宣布巨額財富捐獻名下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二○○八年六月,他辭去微軟全職工作,轉而從事慈善事業。

  蓋茨回憶說:「我快四十歲時,梅琳達與我第一次去非洲旅行,對親眼所見感到震驚:數以百萬計貧困兒童,死於富裕國家完全不用擔心的疾病。我們意識到,必須馬上投身其中。」

  近十年來,蓋茨夫婦行善足跡,遍布一百多個國家與地區。「中國政府為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生活,也促使我們思考,如何更好地支持中國發展。過去十年,我們在中國工作重心,一直放在尚未完全解決的健康挑戰上。」

  二○○七年四月十八日早晨,蓋茨一下飛機,便趕往北京朝陽區疾病控制中心。他佩戴鮮紅絲帶,略顯疲憊臉上,露出一絲微笑。

  參觀時,蓋茨的問題一連串冒出來:怎樣保證性工作者、吸毒者接受愛滋病檢測時,不會遇到尷尬?愛滋病檢測機構與人員,能否為身份特殊的高危人群上門服務?

  蓋茨還與愛滋病人一起交流。「那些患者很坦誠,向我談起所面臨困難。他們接受治療後,生活有所改善。」

  七個月後,蓋茨基金會宣布,五年內捐資五千萬美元,助力中國防治愛滋病。這也是基金會在中國開展第一個專案。二○○九年至二○一四年,基金會又提供三千三百萬美元,與中國合作開發、推廣抗擊結核病創新模式。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中國結核病患者人數佔全球百分之十五,耐藥結核病患者佔全球百分之二十左右,耐藥結核病負擔全球第二。蓋茨回憶:「二○○八年夏,梅琳達與我訪問海南一個小漁村,遇到一位感染結核病的母親。那次經歷,讓我們認識到這些舉措的重要性。那是一次讓人傷感的訪問。那位母親已經進行幾個月治療,每天服藥量多達十三片。但她卻依然很瘦,不停地咳嗽,喪失了工作能力。

  「這是她第二次感染結核病。如果她在第一次患病時,就服用固定劑量複合製劑,或者督導管理做得更好些,也許她就不會再次感染。她很可能是耐多藥結核病,但沒有做相關檢查。」

  至今,基金會在中國捐款超過二億美元。蓋茨認為,中國絕不僅僅是受捐者,更應當成為慈善力量輸出者。

  二○一七年三月二十四日下午,蓋茨見證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GHDDI)啟動儀式,這也是基金會成立以來,首次投資建立實體機構。他說:「中國擁有大批才華橫溢科學家,強大藥物及疫苗研發能力。在選址時,中國勝出,毫無懸念。」

  當天在北京大學演講中,蓋茨強調:「中國在引領全球健康創新方面潛力巨大。沒有人能比屠呦呦教授,更好地證明中國在這一領域能力。屠教授發現青蒿素有效治療瘧疾,已經挽救數百萬生命。」

  目前,世界上仍然有三十二億人面臨罹患瘧疾風險。蓋茨再次強調,「對抗瘧疾方面,中國有巨大潛力引領世界。繼天花與脊髓灰質炎即將消滅之後,瘧疾將成為第三種人類疾病,從地球上消失。」

  二○一○年,蓋茨夫婦宣布十年內,投入一百億美元用於疫苗研究。次年,基金會通過多種形式,支持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建設口服液體脊髓灰質炎疫苗生產基地,可滿足每年一億六千萬人。與該公司合作研發、生產乙腦減毒活疫苗,是中國第一支通過國際認證疫苗,價低高效,遠銷海外,拯救了許多生命。

  蓋茨評論:「我們雖然不能期望,中國在發展援助領域,填補富裕國家留下缺口。但中國承諾將對非洲援助擴大三倍,真可謂明智之舉。中國在很久以前就認識到,幫助其他國家消除貧困,也給各國人民創造了一個更加穩定與安全世界。」

  致力能源創新

  二○一七年五月,「蓋茨筆記」(Gates Notes)刊登博文,寄語大學生。他寫道:「我很幸運,二十歲出頭時,數字革命剛開始。我與保羅.艾倫(Paul Allen)有機會參與。這可以解釋,我為什麼沒有獲得大學學位。我退學,是擔心錯過這場革命。

  「如果我今天要尋找與當年一樣,能在世界上產生巨大影響機會,我會考慮三個領域:一是人工智慧,使人們生活更有成效與具有創造力;二是能源,清潔、經濟與安全能源,對消除貧困與改善氣候變化,起至關重要作用;三是生物科學,有助於人們活得更長久、健康。」

  蓋茨斷言:「如果讓我對未來五十年許一個願,我肯定會選擇能源。我們要發明使能源價格減半,減少排放技術。」他相信,奇跡將出現在核能領域。

  二○○六年,蓋茨投資泰拉能源公司,研發第四代核電技術─行波堆(Traveling Wave Reactor)。他說:「我對泰拉能源感興趣,是因為公司解決了很多核能利用障礙,提供了一個更安全、可再生、更可靠技術。」

  目前全世界商用核反應爐,主要採用第二代技術。二○一四年後,才有十幾家新建核電站採用第三代技術。與傳統技術相比,第四代反應堆絕對是一場石破天驚的技術革新。

  第四代反應堆技術,可以利用傳統核電廠核廢料發電,並將自身核廢料放射性半衰周期,從幾萬年降低至幾百年。使用第四代核電設計後,同樣數量的核燃料多產出一百至三百倍能量,核電站安全性能也將大幅提高。

  蓋茨的夢想,卻一直無法在美國實現。美國潛在合作方表示,不看好第四代核電技術商業化應用前景;甚至有專家認為,二○三○年至二○五○年,才能成功實現商業應用。

  為尋求合作夥伴,蓋茨將目光投向中國。二○一五年九月二十二日,美國西雅圖召開中美省州合作研討會上,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與美國泰拉能源公司,簽署行波堆合作檔。

  根據協議,泰拉能源公司計劃於二○一七年至二○二六年,建設一座裝機容量為六十萬千瓦行波堆原型堆。本世紀二十年代後期,再建一座裝機容量為一百萬千瓦行波堆商業堆。

  蓋茨稱讚,這一協議是美中攜手合作典範。早在二○○九年開始,蓋茨就與中核集團進行技術交流。這年十一月五日上午,他專程來到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了解中國實驗快堆情況。

  此後,中美雙方多次交流。二○一七年九月十二日,中國核能電力公司發布兩則公告稱,在天津與河北滄州設立兩家合資公司,分別作為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基地及示範專案所在地。

  天津所設合資公司與美國泰拉能源公司,聯合投資開發行波堆技術,促進第四代核電技術商業化,意味着這項技術在中國率先落地。這項雄偉計劃,也吸引全球最大煤炭企業—神華集團投資參股。

  回顧二○一七年三月二十四日,蓋茨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講。他說:「中國現在需要找到常規能源與新能源技術平衡點,這是一個不小挑戰。我們也需要更多類型能源,在滿足能源需求同時,實現溫室氣體減排。

  「中國在這方面開展另一項工作,就是引領下一代核能技術發展。第四代核能技術將更安全、廉價,並能克服目前核技術面臨許多困難。我投資的泰拉能源公司,正與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及其他中國企業合作,把這一設想變為現實。

  「我有機會與習近平主席多次會面。巴黎氣候大會上,習主席所做承諾與領袖風範,令我深受鼓舞。中國與其他二十一個國家承諾,今後五年內,對清潔能源創新領域投入增加一倍。」

  蓋茨預計:中國已成為可再生能源領域全球領導者之一。最近,又宣布在二○二○年之前,對該領域投資三千六百億美元。無論從中國國內,還是全球商業長遠機遇角度而言,這一舉措都將產生豐厚回報。

(部分圖片為資料圖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