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體育 > 正文

娜迪姆的巾幗綠茵場傳奇

時間:2017-09-17 03:15:39來源:大公網

圖:娜迪姆(左)參加女子美職聯賽

上月的女子歐洲國家杯決賽,丹麥女足射手娜迪姆(Nadia Nadim)只差一點點便可以成為繼1992年的丹麥男足後,又一個「丹麥童話」式人物。不過,29歲的娜迪姆今天其實已經寫下自己的童話故事,原籍阿富汗的她經歷坎坷童年,誤打誤撞到了丹麥成為難民,在彼邦讀書識字,憑努力實踐自己的足球夢,未來還將會做醫生,由受助變助人。娜迪姆的傳奇人生,正是又一個活生生的勵志故事。

大公報記者 譚德龍

娜迪姆來自「女兒之家」,一家連同她在內共有五名女兒,她排行第二,父親是個足球迷,在娜迪姆小時候他把一個足球帶回家中。娜迪姆回憶說:「我記得那個足球大概是上世紀70年代的舊款式,仍是黑色格子那種圖案。當時我仍不懂什麼是踢足球,就和姐姐拿來當排球般打。」慢慢地,她從父親身上學會踢波,之後經常在家裏的空地玩耍。

然而,12歲那年娜迪姆的人生出現巨變。身為阿富汗軍隊上將的娜迪姆父親,一天被當時控制國家的塔利班召去開會,從此一去不返,幾個月後其母得悉父親已被殺害。娜迪姆與當地其他女孩子一樣被禁止上學,上街亦受到嚴格限制,母親在丈夫死後也不能外出工作,六個女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父被殺害母帶五女流亡

娜迪姆的母親意識到留下來沒有明天,為了讓五名女兒將來得到好生活,毅然決定帶同女兒偷渡前往歐洲。她們的「逃亡大計」卻出現「烏龍」結果,六人摸黑走到鄰國巴基斯坦後,利用假護照乘飛機到意大利,再登上接頭人準備的貨櫃車;原本她們打算前往英國倫敦,因為有親戚居住在那裏,誰知最後竟被「棄置」在丹麥郊區。娜迪姆幽默地回看這次「送錯貨」,她說:「我想開車的人,讀書時肯定沒有專心上地理課!」

被誤送丹麥,如今「馬後炮」來看卻是錯有錯着。娜迪姆一家之後被送往難民營,那裏她亦首次可以在公眾場所,與其他來自伊拉克、亞美尼亞等地的難民小朋友踢足球,亦和姊妹開始上學,努力學習丹麥文、德文、英文等外語。適逢難民營旁邊就是一所球會的訓練場地,娜迪姆與姐姐和三妹先是觀操,繼而義務當「執波女」,漸漸地還開始跟隨教練一同訓練。

若干日子後娜迪姆一家獲准離開難民營,並搬到一間公寓居住,但地點就距離訓練地較遠。娜迪姆的母親雖然嘴裏說難負擔交通費,但行動上就做幾份工作賺錢為她買來巴士乘車證,盡顯母愛;娜迪姆亦沒有辜負母親的心意,努力鍛煉並逐漸顯露踢波天分,終在一場地區青年比賽獲伯樂賞識,圓夢踏上球員之路。

2008年娜迪姆正式成為丹麥公民,翌年替丹麥女足上陣,成為該國男/女子國家隊史上首名獲「喼帽」的入籍球員。2014年娜迪姆還遠赴美國踢職業聯賽,事業更上一層樓。

由童年坎坷到現在事業有成,娜迪姆的奮鬥經歷已成為一個公開典範,啟迪年輕人。娜迪姆說:「我非常感恩自己在場外能夠激勵其他人,我從沒想過會有這樣的影響力,不過讓他人看見我的人生曲折也很不錯,他們可以用我作為奮鬥的例子。我想證明凡事有可能,而這並不關乎你的背景,只在於你有否決心去做。」娜迪姆沒有辜負母親為她所做的一切,也可讓已在天上的父親感到欣慰。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