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體育 > 正文

揮灑才學論帝王詩──讀《卿雲光華:列朝帝王詩漫談》/曾永義

時間:2017-09-10 03:15:48來源:大公網

  香港中文大學陳煒舜教授曾任教台灣佛光大學,開設「詩歌專題」課程,講授列朝帝王詩。去年將其心得,以一個半月時間,撰文六十一篇,每篇千二百字,連載於香港《大公報》「星光心影」專欄。其匯編成書所以名《卿雲光華》者,乃因起筆先秦偽託虞舜之作〈卿雲歌〉,而民初國歌亦以「卿雲」為名,以此「希望讀者諸君能注意到數千年來的詩統、文統之環環相扣」,其燦爛有如卿雲,其光華有如日月。

  我讀了煒舜這部書,總體的感受是,他學養精湛,才情橫溢,將功底十分縝密堅實的研究成果,以深入淺出的通俗化筆墨,循循然、娓娓然地將讀者導入揮灑自如的情趣之中。

  煒舜於每篇開首總有一首七絕,可以綜輯為〈論列朝帝王詩絕句六十一首〉。平常我讀他的詩作,就非常佩服他的詩才敏捷,格律整飭,驅遣典故辭藻,瀟灑自然而天衣無縫;而今品會他這六十一首論列朝帝王詩絕句,更覺所論中其肯綮、畫龍點睛。譬如其論唐太宗:

  倡優麗句復清辭,萬乘何殊匹馬時。天下英雄皆入彀,帝王從此少佳詩。

  將此詩結合唐太宗生平事功和不齒梁武父子與陳後主、隋煬帝以詞藻文章亂政害物的指斥,便可見煒舜論詩絕句的眼識是多麼敏銳、詩情是多麼的豐厚。

  對於帝王詩的「漫談」,煒舜有常人難於望其項背的特色,那是他將論詩融入歷史、思想與文學背景,尤其是帝王家世與遭遇之中,如此互相映襯,便使人感受鮮活,如見當時風景。如其〈雕文織綵德何虧〉之敘論劉宋諸王,〈天下英雄入彀中〉與〈看朱成碧思紛紛〉之評說李唐諸帝,便是明顯的例子。

  我又很欣賞煒舜〈劉項奈何為哪般〉,以出諸劉邦、項羽之口的「可奈何」、「奈若何」、「無奈何」,剖析英雄如劉項照樣有孤獨寂寞、托空無所的悲涼,照樣有對眼前無法解釋對未來難於顧及的憂傷。我也同樣欣賞煒舜把曹操的詩恭維得妙,把曹丕〈燕歌行〉、武則天〈如意娘〉解析得好而超越前人許多。尤其以閒筆帶出詩體漸進轉化的現象,如〈亡國之音哀以思〉之說明詩騷合璧,騷體變為七言,以及騷體警句在結語。類此,實不勝枚舉。

  煒舜富於春秋,而涉獵中西,早見其博通;著作已然等身,正見其才學。而更能以學術通俗化,走出象牙塔,哺育菁菁佳子弟;則其為學者,實已令人景仰。我於煒舜,年輩雖殊,而情如弟兄;今又喜閱其新書,乃敢將一己所見,略陳一二,讀者鑒之。

  (2017年5月6日晨曾永義序於台北森觀寓所)

  ‧曾永義,台灣台南人,戲曲、俗文學、古典詩歌、民俗藝術學者及散文、戲劇作家。台灣大學中文系及世新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曾獲得多種文化獎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