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體育 > 正文

新老交替成全運會主旋律

時間:2017-08-24 03:16:00來源:大公網

  圖:中國泳手陸瀅或許在全運會後淡出競技賽場   新華社

  眾所周知,中國競技體育以一個四年奧運周期為發展目標。全運會之所以設立在一個新奧運周期的第一年,除了是對過去一個奧運周期的總結和梳理外,更是新奧運周期的啟動儀式。里約奧運會中國軍團的整體表現不盡如人意,而2020年東京奧運會對於中國體育來說又是一屆頗具重要性、影響深遠的奧運會。雖然中國軍團備戰東京奧運的序幕早已拉開,但或許直到天津全運會我們才能對中國體育東京奧運周期的整體形勢有所預見。

  長久以來,國內對於全運會的舉辦意義一直爭論不休。特別是在「奧運金牌折算為全運金牌」這一政策實施後,中國體育竟出現了「奧運會服務於全運會」的局面,似乎全運會被擺在了更高的位置。運動員為了在全運會奪金而放棄國際大賽,甚至多次出現某些代表團為了奪取全運金牌而「中傷」對手的醜聞,全運會演變為一場不折不扣的「內鬥」,對於國家的奧運戰略產生不利影響。

  本屆全運會為了貫徹東京奧運會的整體戰略,讓「全運會服務於奧運會」,允許跨省市配對參賽,在乒乓球、羽毛球、沙灘排球、田徑接力等項目上出現了國家隊原配組合參賽。雖然跨省市配對對於某些尖子選手不多但整體實力不俗的代表隊不利,但這卻從另一個側面鼓勵各省市多培養尖子選手,而像孫楊、徐嘉余等尖子選手的出現,也得益於浙江游泳隊人才儲備的厚度。因此,允許跨省份配對參賽也有利於各省實施以服務國家隊為目標的人才培養戰略。

  全運會為奧運服務

  每屆全運會都將成為中國體育「新老交替」的舞台,不少老將將全運會作為自己職業生涯的謝幕戰,而年輕選手也大多通過全運舞台展露頭角。本屆天津全運會也不例外,魏秋月、王一梅、馬蘊雯、張繼科、陸瀅、呂小軍、林丹、傅海峰等老將或許都將在全運會後淡出競技賽場,而取代他們的是孫穎莎、王曼昱、李冰潔、李盈瑩等一批年輕小將。或許還有很多人們尚無法叫出名字的小將,但全運會的驚艷表現會讓這些小將聲名鵲起,「新人換舊人」這一競技體育亙古不變的法則將在天津再次上演。我們更應客觀看待全運舞台的「新老交替」,一方面希望看到那些曾經為國家、省市取得輝煌榮譽的老將能夠寶刀不老,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完美的句號;但另一方面更期待這些老將能夠「安心退役」,因為只有新人源源不斷地湧現,才能支撐起中國體育的明天。

  各省市互相交流

  全運會不僅是對各省市競技體育實力的檢驗,也給各省市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機會。按照中國競技體育的發展模式,中國體育的整體發展倚仗於各省市體育水平的提高和進步,為中國體育儲備更多的人才。在目前的全國體育版圖中,浙江隊的游泳、山東隊的田徑、北京隊的乒乓球、福建隊的舉重都是拳頭項目,為國家隊培養出了頂尖的人才。如果這些具有項目優勢的省市將經驗介紹給其他省份,或者其他省市利用全運會的機會多借鑒優秀代表隊在人才培養、技戰術鑽研、訓練比賽、後勤保障等方面的特長,並能付諸行動,中國體育才能真正做到集中全國之力衝刺東京奧運,甚至2024和2028兩個奧運周期。倘若各個省市各自為政,將彼此看作是互相競爭的對手,而缺乏應有的大局觀,全運會對於奧運會的支撐作用勢必會大大減少。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