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體育 > 正文

霍震霆冀全民體育觀念植根社會

時間:2017-06-29 03:16:15來源:大公網

  圖:霍震霆暢談回歸以來香港體育發展的成就 大公報記者游夢江攝

  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年,體育發展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得到飛躍進步。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霍震霆接受《大公報》專訪,回顧了香港體壇這二十年來的成就。霍震霆指出,回歸以來,特區政府越加重視體育發展,無論在硬件和運動員訓練等都投放更多資源,加上香港體育界更積極加強與內地的體育交流,促進了香港體育的飛躍發展。隨着香港運動員屢創佳績,香港也成功籌辦多項世界頂級體育大賽,進一步鞏固了國際大都會的形象。香港體育步入專業化、產業化的黃金時代,驅使了更多年輕人從事專業訓練,普羅大眾也更關注體育發展。霍震霆希望大眾更積極參與體育運動,讓全民體育觀念更深入植根香港社會。

  霍震霆在接受《大公報》專訪時指出,體育以往於普羅大眾眼中,只是可有可無的玩意,其發展向來未受重視,但在回歸後,政府積極推動體育發展,加上背靠祖國的優勢,香港運動員和從事運動培訓的教練,都獲得更多參賽、訓練和人員交流的機會,令香港體育得以飛躍發展。香港健兒在回歸後可以參加全國運動會,霍震霆認為那是值得高興的事。從單車名將黃金寶於1997年的全運會勇摘金牌開始,香港體壇發展踏入輝煌時代。乒壇「孖寶」李靜、高禮澤在2004年雅典奧運勇摘男雙銀牌、場地單車的李慧詩於2012年倫敦奧運凱琳賽勇奪銅牌。他們凱旋返港時均受到熱烈歡迎,社會洋溢着歡樂氣氛,這些健兒更成為了年輕人奮發向上的榜樣。

  回歸以來,香港運動員的拚搏精神深深打動了市民,為社會帶來良性的社會效益。以單車名將「阿寶」黃金寶為例,他的拚搏精神帶動了年輕人爭取加入香港單車隊的浪潮。「阿寶效應」促成了像張敬煒、張敬樂、李慧詩、黃蘊瑤、郭灝霆等一眾新星的出現。隨着單車隊的成績越見輝煌(「阿寶」於全運及亞運均各取三枚金牌,2007年他贏取場地世錦賽捕捉賽冠軍,師弟郭灝霆於四年後在同項再奪冠軍;其餘香港單車隊在亞運會、亞洲錦標賽以至全國錦標賽均成績斐然),政府更特別為了推動單車運動發展,於將軍澳興建了國際頂級的場地單車館,香港更於2016年首度主辦場地單車世錦賽,見證香港單車運動邁進世界頂級行列。

  在2001年,北京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會,霍震霆當年也有積極參與北京的申辦活動。香港在2008年就成功協辦了北京奧運會的馬術項目,翌年更在這基礎上,成功主辦了東亞運動會,男子足球隊更勇奪金牌創造歷史。香港運動員在成績上的飛躍突破,香港主辦大型賽事取得空前成功,這些成就都大大改變了市民對體育的觀感。直到現在,政府都一直加強對體育發展的支持。霍震霆指出,今年施政報告中,政府決定耗資約200億元在未來五年增建或重建26個體育及康樂設施的項目便十分值得讚賞,佔地28公頃的啟德體育園工程將於明年展開,約在2022年竣工,屆時,香港體育發展將踏進更輝煌的新里程。

  霍震霆認為,香港體壇的空前成功,很大原因都是與祖國互動的成果,如內地精英來港代表出戰,也有內地教練來港執教,都為港隊加強實力,乒壇「孖寶」李靜、高禮澤便是最佳例子,他們為港出戰時能於奧運會奪牌,退役後又於港隊當教練,貢獻良多。

  體育漸受大眾重視固然是好事,但霍震霆希望大家除了在運動員贏取獎牌時歡呼以外,更要全民參與運動,這亦是他的長遠目標。霍震霆表示,中國自1984年參加奧運憑着射擊選手許海峰在男子50米手槍慢射項目奪金後一直獲牌無數,對中國來說取得獎牌已經是很普通的事,但全民參與、全民投入來得比贏取獎牌更重要。霍震霆希望大家把體育當作是生活重要的一部分,長遠而言,香港體育發展可以由學校開始,普及化才是更重要的訓練方式,當然亦可同時訓練優才,如果體育發展能有適當配套,就不會浪費香港美好山水的環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