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體育 > 正文

英格蘭足總杯需「搶救」

時間:2017-05-12 03:16:21來源:大公網

  圖:球員均以能在溫布萊大球場比賽為榮

  本屆英格蘭足總杯將於本月27日由車路士與阿仙奴兩間倫敦豪門爭霸。本屆四強另外兩隊也屬頂級勁旅的熱刺和曼城,但不要就此以為所有球隊都盡百分百心力爭杯,例如李斯特城對打比郡的一場重賽,雙方正選合共竟換了18人;利物浦對乙組球隊普利茅夫時便創出隊史最年輕一隊正選紀錄;還有新特蘭對般尼悶和0:0,兩隊似求敗多於求勝。受英超、歐聯等衝擊,這項球壇最老牌之一的賽事吸引力江河日下,究竟有什麼方法去「搶救」足總杯呢?/大公報記者 譚德龍

  回復溫布萊聖地舊觀

  從前,倫敦溫布萊大球場絕對是英格蘭球壇的「聖地」,球員均以能夠踏足聖地比賽為榮,但如今的溫布萊已大為降格,就連「乙組仔」亦有機會一嘗在此比賽的滋味。英格蘭足總應該回復舊觀,只安排足總杯和聯賽杯的決賽在溫布萊舉行,讓球隊重新珍惜進軍溫布萊的機會。

  在溫布萊球場重建完成後,足總為了發揮最大成本效益,除了把兩場足總杯四強賽事安排到此進行外,更加連每季季後的英冠、英甲甚至英乙升班附加賽決賽都安排在溫布萊上演,大大降低溫布萊的尊貴級數,不少球隊和球員已不再視亮相溫布萊為奮鬥目標,無疑令他們欠缺在足總杯力爭上游的額外動力。

  其實每一屆的足總杯四強賽事,可以像以往一樣安排在其他球會的中立球場舉行,畢竟英格蘭的著名球場多的是,曼聯的奧脫福、利物浦的晏菲路、車路士的史丹福橋等,近年落成的也有阿仙奴的酋長球場、曼城的伊蒂哈德球場、韋斯咸的倫敦奧運場等,足總可賺門票收益,所屬球會可收取場租,透過電視轉播又可借此提升球會和球場的知名度,但最重要的還是令球隊珍惜通過足總杯踏進溫布萊的途徑。

  全面取消重賽制度

  年前作出修改後,足總杯由八強開始取消重賽制度,改由一場過決勝負,但看來還是全面取消重賽制度更加適合,既可減輕英超、英冠球隊的負擔,又可增加弱隊「爆冷」的機會,提升賽事的刺激性。

  其實重賽制度已一直為各球隊領隊詬病,在密不透風的賽程中再硬加插一場重賽,對球隊來說當然是沉重負擔,故已不斷有聲音呼籲全面取消重賽,法定時間打成平手便加時以至互射12碼分勝負,總之就「今天比賽今天了」,一定程度上可紓緩「比賽擠塞」的問題,而且既然以一場過決勝,亦可規定球隊正選必須有若干人數來自一隊註冊球員,避免出現有球隊派出大量青年軍「實戰操練」的情況。

  取消了重賽,可能令一些低級別的小球會錯過「搵錢」機會。這一點可以向德國杯借鑑,規定英超球隊在第三、四圈被抽中遇上較低級別的對手時,必須作客比賽,好讓主場一方仍然可以賺取門票收益。由於是面對實力比自己強的對手,主隊球迷必然踴躍入場觀戰,「爆棚」之餘氣氛亦會格外高漲,無疑變成推動主隊爭勝的第12道力量,鞏固足總杯的「爆冷溫床」之名,令賽事更引人入勝。

  搞好推廣開拓海外市場

  要球隊落力比賽,榮耀固然重要,但實際的金錢獎賞亦不可輕視。本屆足總杯冠軍獎金只得180萬英鎊,對英超以至部分英冠球隊來說實在缺乏吸引力,即使提高金額至雙倍甚至三倍,依然還不夠「攝牙罅」,反而搞好對外推廣,讓球隊有機會開拓海外市場,相信會是巨大誘惑。

  本屆歐聯奪冠的球隊,估計總獎金可達到一億歐元,當中大約一半來自由分組賽到決賽的獎金,另一半就是電視轉播的分成,相比足總杯,以英超球隊由第三圈起踢至決賽並贏取冠軍,累積獎金也只是大約340萬鎊,以今時今日收購一名球員動輒千萬鎊計、正選球星周薪沒有20萬亦有15萬鎊的標準來說,「雞碎」獎金少得可憐,怎麼叫列強提起興趣爭標。

  然而,足總杯始終是一項足球壇的傳統標誌性賽事,這塊招牌在歐洲以外的地方仍然有相當吸引力。英足總不妨考慮以較相宜的價錢,把電視轉播權出售予世界各地,之後再合作做好市場推廣,提高球隊的全球性知名度,增強各隊力爭佳績的誘因。假以時日,足總杯四強或決賽更可以衝出英格蘭,走到中國、中東等地方舉行。

  有機會出線來季歐聯

  成為足總杯冠軍,所得到的除了有獎杯、獎金、獎牌和榮譽之外,還有的就是下一個球季的社區盾其中一席位,以及歐霸杯參賽資格。對於中、小型球會來說,歐霸杯參賽席位也算是一份不俗的獎品,但大球會一般都視這個歐洲二流賽事為「雞肋」,若變成有機會出線歐聯的話,則肯定另作別論。

  歐霸杯近年稍作修訂,奪標的球隊可以出線翌季的歐聯賽事,果然令其受重視的程度有所提升,例如向來「大雞不吃細米」的曼聯領隊摩連奴,在球隊晉級八強後就表明會全力爭標,為一旦爭入英超前四名失敗而「買保險」。假如拿取足總杯也可以有機會出線歐聯,那麼各球會、尤其是豪門的取態便肯定有180度轉變。

  當然,若冠軍可以直接出線來屆歐聯,未免過分便宜,畢竟奪冠過程中可能遇上幾個低級別對手,原本取得席位的英超前四球隊,卻是經過全季與最高水平對手「打生打死」後才取得。或者可安排冠軍與英超第四球隊踢一場附加賽,而且要「讓賽」,例如必須擊敗第四球隊才可出線,或研究其他讓第四球隊「先天性佔優」的賽制,讓後者有較佳保障。

  降低票價招攬球迷進場

  假如「有幸」(或不幸)抽中面對實力弱的對手,即使主場亦難令球迷提起入場意欲,更遑論要作客捧場,故不時會出現球場上一張張空櫈的冷清場面。足總可以考慮和各球會商量降低門票價格或作出補助,重新招攬球迷進場,逐漸再培養球迷觀看足總杯的興趣。

  現時英超門票的價錢普遍不菲,對於低下階層的人來說,很難得有機會入場一睹愛隊比賽。既然有一班消費力較強的固定擁躉,未必會入場看足總杯,何不優待其他社會上的老弱和基層大眾,向這群對象撥出一定數量門票,以低廉的價錢發售,又或向慈善團體送贈門票,亦可表明把若干門票收益撥捐慈善組織,吸引善心球迷購票,萬劍歸宗,最後目的都是希望球場一片人海,營造比賽氣氛。

  此外,商業機構亦可動動腦筋、搞搞新意思。例如本屆足總杯贊助商之一的阿聯酋航空,在兩場準決賽及決賽便各獲分配250張門票,他們就和球迷組織合作,推出「買門票送哩數」計劃,一張門票可獲贈1.5萬飛行哩數,尊貴客戶更可自選座位地點。

  推而廣之至較早階段的賽事吸引觀眾,相信亦是可行。

  調整聯賽杯參賽資格

  現時英格蘭除了足總杯之外,還有聯賽杯和英格蘭聯賽錦標兩項主要杯賽賽事,令球隊要應付更多比賽之餘,更大害處就是削弱足總杯的優越性和受重視的程度。可以研究調整聯賽杯的參賽資格,或者取消後兩項賽事的其中之一,又或將兩者合併後再制定一個新賽制。

  足總杯是全面開放予所有球隊,包括非聯賽(業餘)球隊亦可報名參賽,聯賽杯則是讓英格蘭四個級別的職業聯賽球隊參與,至於聯賽錦標賽事就是讓甲、乙組球隊以及英超、英冠兩個級別共16間球會的U23青年軍參加。既然聯賽杯被視為比足總杯更低一等、更不受強隊重視,不如索性取消,或者與聯賽錦標合併,然後只讓英冠至英乙的球隊參加。

  另一個方案可以是保留聯賽杯,但在資格規定上作出調整,比如說照舊讓四個級別職業聯賽球隊參加,但就效法奧運會男足的資格,只能派出U23球員另加最多三名不限年齡球員,重點是可以培育新星,尤其是將來英國正式脫歐之後,本地球員的需求量肯定大大增加,讓新人有更多實戰機會,對國內球壇以至英格蘭代表隊來說也必然是好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