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夢(右)與朱雨玲攜手奪得女雙金牌/新華社
前晚,在江蘇無錫進行的亞洲乒乓球錦標賽女單決賽中,日本17歲小將平野美宇以局數3:0完勝中國女單最後一名選手陳夢,奪得女單冠軍,加上之前半準決賽和準決賽相繼擊敗丁寧和朱雨玲,平野美宇此次破天荒地連勝三名中國主力。上一次這樣的一幕或許還要追溯到23年前的廣島亞運會上,小山智麗連勝陳靜、喬紅、鄧亞萍奪冠。在家門口的慘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回顧里約奧運會周期前後國乒女隊的混亂局面,其實失敗早在情理之中。
雖然國乒女隊的這一慘敗或許可以用「比賽局數縮短」、「對新球不適應」等一系列客觀理由解釋,但這並非慘敗的根本原因。以國乒的實力,無論是7局4勝、5局3勝還是3局2勝,無論使用何種乒球,中國隊都應該擁有絕對的優勢。事實上,從里約奧運周期開始,國乒女隊內部存在的管理問題已經凸顯,原本球隊的核心選手李曉霞在巔峰期選擇退役、希望之星朱雨玲半路突然更換主管教練、世界排名第一的劉詩雯竟無緣奧運單打。更有意思的是,劉詩雯和丁寧同時退出世界杯,教練組卻以「消極畏難」情緒為由只對劉詩雯一人禁賽,對丁寧卻「網開一面」。這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內幕,讓國乒女隊內部一片混亂。
當李曉霞今年初退役後,國乒女隊出現了「領軍人物」的空心層。究竟誰是球隊核心?誰又能真正「搶班奪權」?誰又是陳夢、朱雨玲之後的新生代選手?自身內部問題很多時候被優秀的成績掩蓋着,在里約奧運周期還沒有出現像平野美宇這樣一位打法先進、能夠給國乒女隊帶來真正威脅的對手。得益於國乒退出去年女子世杯,這位一臉稚氣的日本球手平野美宇奪得世杯冠軍收穫自信,再到中國聯賽「偷師」國乒絕技,自信和實力大大增長,衝破早已漏洞頻現的國乒女隊防線只是時間問題。
技術打法有落後跡象
任何體育項目都是不斷向前發展的,新技術取代舊技術是體育發展的必然規律。長期毫無對手、高處不勝寒的國乒女隊,在技術打法上並沒有太大突破,所謂女子技術男性化的改革似乎早就戛然而止。從本次亞錦賽看,國乒女隊在發球和接發球上明顯落後,平野美宇正手位短球的側撇技術,大大彌補了其正手位短球的漏洞,反而給中國選手帶來很大威脅。反觀國乒女隊,無論是丁寧、朱雨玲還是陳夢,前三板已沒有任何優勢,相持球的質量也毫無施展空間,反而被習慣高點擊球的平野美宇頻頻搏殺得分。更重要的是,以丁寧和朱雨玲為代表的防守反擊打法,在新球的使用下已經逐漸落後,旋轉的下降突出了某些矮個子選手的速度優勢和正反手的銜接優勢,一味通過防守來等待對手失誤的戰術意識已經明顯過時。
當然,一次失敗不能抹殺國乒女隊的集體優勢,或許通過一個多月的封閉訓練,國乒女隊就能尋找到擊敗平野美宇的秘訣。
以平野美宇為首的日本「少女軍團」是國乒女隊東京奧運周期的最強對手,對手提前冒出水面及堂而皇之的「挑釁」和「撒野」,勢必會激發出國乒備戰世界大賽的巨大動力。這場失利或許來得正是時候,應該讓一直宣稱自己是「地表最強」的國乒頭腦清醒,低下一向高傲的頭顱,踏踏實實、謙虛謹慎地反思球隊在隊伍管理、選拔方式、技術定位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積極大膽摸索新球的規律,力爭在下月底的杜塞爾多夫世界錦標賽上實現完美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