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體育 > 正文

中國體育步入娛樂化時代

時間:2017-04-14 03:16:14來源:大公網

  圖:傅園慧在出席商業活動時自拍

  里約奧運會後,中國體育步入「娛樂化」時代。原本激烈廝殺的競技場好比歌星演唱會一般盛況空前,運動員也紛紛活躍在各種娛樂場所。代言商品廣告、參加娛樂節目,甚至自己推出單曲,後奧運時代的中國體育披上了一件娛樂的外衣。/大公報特約記者  史玄之

  里約奧運後,中國體育引發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關注的本身並非運動員在競技場上的表現,而是運動員在賽場外閃爍的個性之光。「洪荒少女」傅園慧到處行走的表情包、「小鮮肉」寧澤濤的真性情、「藏獒」張繼科一副睡眼惺忪卻點亮無數少女之心的模樣,都成為了不少年輕人追求的時尚。從以往對於競技成績的追求,到如今更注重運動員競技場外的風采,中國體育正悄然發生着變革。

  開始看到潛藏市場價值

  以前或許是受舉國體制的影響、或許是體育市場還未完全開發,中國體育總是給人一種封閉的印象。運動員封閉訓練只為在世界錦標賽、奧運上取得好成績,國家對於各個項目的巨大投入讓中國體育從業者毋須考慮項目的市場價值、隊伍的市場開發等。雖然每個體育機構都設有市場開發部,但中國體育仍然停留於「計劃經濟時代」的閉門苦練中,似乎在中國體育人的眼中只有在世界大賽中爭取錦標和榮譽。如今,消費主義下的體育傳播讓中國體育展現出自己原本應該擁有卻從未探尋的多個層面,大眾的體育審美不僅停留於世界大賽上的摘金奪銀,更關注球員的個性及競技體育與群眾參與之間的紐帶。大眾「娛樂化」下的中國體育,開始看到自己潛藏的市場價值及未來的多種發展方向。

  作為如今中國市場的消費主體,年輕人通過尋找中國體育與自己之間建立的聯繫來對體育進行消費,「娛樂化」在其中恰恰扮演了重要角色。當今移動互聯時代下,自媒體的發展給了體育「娛樂化」傳播的途徑,不少賽場上一本正經的運動員在生活中展現出的可愛一面被自媒體迅速傳播,成為人們競相追捧的「網紅」。里約奧運後,中國乒乓球隊一下子擁有了一批「年輕球迷」,他們並非為乒球而來,而是喜歡那些已經成為「網紅」的國乒運動員和教練員。原本「只爭」金牌的國乒將士成為了網絡上供人們娛樂調侃的對象,從「不懂球的胖子」劉國梁,到唱歌完全不在調上的「靈魂歌手」周雨;從不用微笑就迷倒一片女性觀眾的張繼科,到圓圓胖胖超級可愛的樊振東,國乒球員得到了以往難以獲得的關注。

  給未來發展打開一扇窗

  「娛樂化」給中國體育的未來發展打開了一扇窗,中國體育看到了未來體育市場開發、體育消費的刺激點,這應是中國體育變革時期的收穫。然而,中國體育從業者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娛樂化」的體育市場更新換代速度飛快,如今的火熱未必等同於未來市場的欣欣向榮。作為一名體育工作者同樣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多在賽場上展現自己的價值,體現自己的魅力,這才是「娛樂化」時代下中國體育的必由之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