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中新社長春報道:在短道速滑項目,老對手韓國之外,正在崛起的歐洲勁旅對中國造成的衝擊也已不容小覷。業界專家認為,隨着歐洲各國運動員水平的逐步提高,冬奧會上中韓競爭的單一格局將被打破。
10日,2016至2017年度全國短道速滑聯賽(成人組)收官站比賽正在長春進行。賽事技術指導、短道速滑國際級裁判曲勵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選手的水平處於逐年提升狀態,但目前韓國、歐洲選手的成績同樣矚目,這個冬奧上的奪金大項可說競爭激烈。
曾在世錦賽、歐錦賽、世界杯等國際大賽執法多年的曲勵表示,從這個賽季看,歐洲發展得非常快。
20世紀80年代,荷蘭曾是世界三強之一,後來人才斷檔導致成績下降。「最近七、八年荷蘭成績逐漸上升,現在重返歐洲最高水平。」曲勵介紹,目前匈牙利、波蘭等歐洲各國運動員都集中在荷蘭訓練,整體成績上升很快,這些在歐錦賽上已有體現。
曲勵認為,明年的平昌冬奧尚有名將領銜的中國隊還有望衝擊好成績,更重要的是儲備北京冬奧人才。「平昌冬奧,女隊范可新一直在500米保持優勢,男子則要看重武大靖的表現。」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中國已經着手培養適齡北京冬奧的青年運動員。曲勵介紹,這在聯賽改革上已有體現,今年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冬管中心短道部特意開發了三站青少年比賽,這個年齡段的運動員正好是2022年北京冬奧的後備力量。
與此同時,中國短道速滑運動員的重點輸出省份也已有所行動,培育出眾多世界冠軍的吉林省就發掘出了不少好苗子。
吉林省冬季運動管理中心高級教練員鄭承蓮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目前該省短道速滑青年組有不少出生於2000年左右的「實力派」,其中有一部分選手的成績已經在同齡者中冒尖。「在青少年培養方面,吉林省以及國家隊一直都做得很好。」鄭承蓮說,她十分期待短道速滑新一代可以延續中國在該項目上的王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