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羅斯貝治(左)小時候與父親於蒙地卡羅賽道旁散步
「冠軍」兩個字,由羅斯貝治一出生便與他形影不離,皆因他的父親卻基羅斯貝治,亦曾於1982年拿下F1車手總冠軍,如今兩人就繼英國的格拉咸希爾和達蒙希爾父子後,成為F1史上第二對世界冠軍父子檔。然而正因為羅斯貝治是冠軍之後,他要背負的期望亦比其他對手高,承受的壓力更加大。
作為名將的兒子,羅斯貝治從小就在耳濡目染下與賽車結下不解之緣,其事業發展一定程度上亦無可避免地「被安排」。
父親卻基原籍芬蘭,羅斯貝治能說流利英文、法文、意大利文、德文和西班牙文,偏偏就是不精於芬蘭語,據說就是因為卻基刻意不教導他母語,好讓他專心學習其他更加普遍的語言,從而有利他的賽車事業。
羅斯貝治六歲開始便參與小型賽車比賽,2002年晉升德國寶馬方程式並贏得錦標,之後就投身父親旗下的車隊,參加三級方程式賽事,在外人眼中看來,其晉升階梯無甚阻力。到2004年他為威廉士車隊擔任試車手,首嘗F1滋味,兩年後正式成為該隊車手,繼承父親衣缽。
若說羅斯貝治在10年前加入F1,甚至去年才確實體驗爭取「冠軍」的壓力,倒不如說他來到世界吸第一口空氣時,壓力已和他同在;他感受的不止是這一年的壓力,而是31年以來的壓力,如今無負家門,徹底釋懷的心情絕對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