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超級聯賽能否成立,很大程度取決於英超列強的取態。本來英超的收入已令一眾球隊盤滿缽滿,但英國經過公投後決定脫離歐盟,未來其他國家的外援要到英超效力或變得困難,隨時令英超競爭力下降,前景未明之下,或無奈被「逼上梁山」。
英國脫歐不明朗因素多
英國在脫歐之後,其他國家球員欲前來比賽便要拿取工作簽證。按照目前規定,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國家隊國腳,需於過去兩年代表國家隊參加30%或以上的國際賽,第11至20位的國腳需要達至45%,第21至30位的則要有60%,至於第31至50位的更要高達75%,此舉無疑令不少球星或明日之星難以打入英超市場。
舉例說,在今夏歐洲國家杯有突出表現的韋斯咸中場皮耶,由於只是近一年才有較多機會替法國比賽,可能不符合資格,另像曼聯新星安東尼馬迪爾和上季英超球隊李斯特城奪標功臣尼高路簡迪亦「無得留低」。
除非英國在脫歐後放寬球員的工作證規限,否則英超未來具實力的球星將會越來越少,吸引力下降,各方贊助、電視轉播費等恐亦相應下跌,令英超風光不再。
另一個不明朗因素是脫歐後英鎊的幣值,若然門票、贊助收入以至球員人工等都大幅「縮水」的話,各大豪門難免要認真考慮另行殺出一條新財路,以保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