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體育 > 正文

中超「崇洋」反窒礙國足提升水平

時間:2016-09-03 03:16:07來源:大公網

河  馬

  韓國隊在世界杯外圍賽亞洲區十二強賽首戰,主場以3:2險勝中國國家隊,隊長奇誠庸賽後表示,中超聯賽花費巨額金錢收購外國球星,但並不保證國家隊就能夠取得好成績,效力英超史雲斯的他亦舉了英格蘭作例子。奇誠庸的話的確有點道理,令人擔心的是中超似有變本加厲之勢,連教練之位亦「崇洋媚外」,對國足更加不利。

  優秀土帥被迫讓位

  目前中超16支球隊中,只有四隊由中國教練領軍,但其中兩人也只屬看守教練,不排除會方稍後又聘用外籍名帥。中超近年不斷刷新轉會費紀錄收購大牌球星,連帶教練亦要「外國名牌」,例如廣州恆大有巴西的史高拉利、上海上港有瑞典的艾歷臣、山東魯能有德國的馬加夫、上海申花就有西班牙的文沙奴,還有季中離開了的沙哲朗尼和彼德斯古。原本帶領河北華夏幸福踢得似模似樣的李鐵,上月底亦被迫讓位予前曼城領隊柏歷堅尼。

  雖然外國名帥帶來的新戰術、新模式絕對值得學習,然而卻像球員的情況一樣,蠶食了本地教練的機會,畢竟他們都需要一些寶貴的頂級聯賽實戰經驗,否則一切就只是紙上談兵。

  重掌國足帥印的高洪波有力令國足由低谷反彈,然而高洪波始終亦有退下來的一天,若然中國足協希望繼續起用「自己人」的話,相信球迷也不想接手的是個中甲教練。為未來做準備,中超亦不宜過分側重外國教練。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