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體育 > 正文

李慧詩:精英項目宜全面考慮

時間:2016-09-01 03:16:26來源:大公網

  圖:李慧詩(右一)、伍家朗(左一)與張家朗(左二)昨出席商場活動,獲小朋友送上禮物 大公報記者李恆基攝

  【大公報訊】記者李恆基報道:里約奧運過後,香港體育界都討論政府應檢討體育政策,甚至有意見認為可考慮集中資源在奧運有機會取獎牌的項目,在倫敦奧運曾取得場地單車女子凱琳賽銅牌的香港單車隊「女車神」李慧詩認為,政府在檢討政策時宜全面作考慮,而非採單一標準,也要重視運動員的支援團隊。

  支援團隊未獲重視

  李慧詩昨午與香港劍擊隊花劍「型男」張家朗、香港羽毛球隊男單好手伍家朗出席商場活動,與市民交流並且玩遊戲,三人俱獲小孩送上禮物作鼓勵,李慧詩表示感動也感謝市民的支持,尚在休假的她九月中就會到日本競輪(凱琳)學校訓練及參與職業競輪賽,由於新奧運周期剛展開,她期望在今、明兩年內花較多心力在學業之上,以修畢香港教育學院的健康教育榮譽學士課程,包括完成實習。

  早前外界有意見認為選擇精英項目以及投資到運動員身上前要有科學化分析及考慮,甚至選項準則可以奧運和亞運成績為依歸,而英國在里約奧運場地單車比賽的成功是有所啟示,李慧詩認為若要效法別人就應全面去研究,而非片面地討論,她說:「刪減或增加任何東西,應要多方面去評估,而非採取單一標準,現在就是只用一個標準(精英資助評核准則)。希望往後每個項目都能獲單獨去評估,是否值得留在精英項目。」她又稱政府對運動員資助已多,但對運動員的支援團隊未夠重視。

  明年在香港出戰亞洲錦標賽爭取衛冕的張家朗,坦言自己在國際劍壇未算高水平劍手,望把握目前尚未為人所留意、研究的機會,衝擊更好的成績,經歷奧運後也要在比賽上更成熟,他說:「不能再想也不想就出劍或做任何動作,要打得更成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