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國足與韓國球員名單,最大不同之處就是韓國大部分球員都在國外效力,反觀國足僅得前鋒張玉寧一人在外地立足,國際視野和經驗無可否認比韓國遜色。中超近年不斷引進大牌外援球星,但同時也應該鼓勵及對球員出國比賽的事宜上給予大力幫助,否則形勢只會永遠落後於韓國、日本。
吸取各種經驗眼界
觀乎今次韓國名單,赫然發現在國內效力的只得三人,另有九人在中超和日職「搵食」,餘下的則多數流洋歐洲,包括效力英超球隊熱刺的孫興民、水晶宮的李青龍、史雲斯的奇誠庸,德甲球隊奧格斯堡的具滋哲等多名在頂尖聯賽立足的球員,兩位年輕球員、前鋒黃喜燦和中場權昶勳亦曾參與早前的里約奧運會,單是應付在各個地方、各種球員和各樣比賽模式方面的經驗及眼界,韓國球員絕對比國足優勝。
以往國足尚有孫繼海、邵佳一、李鐵等國腳在歐洲效力,如今有條件入選的只有張玉寧,但他本季在荷甲的維迪斯亦未能站穩正選,只曾在開季首三場聯賽以後備上陣。雖然幾乎清一色在國內效力的好處是球員之間肯定有較好的默契,但「閉門造車」總不及外出取人之長來補己之短,試問清一色來自英超的英格蘭,多年來又有多大進步?
中國球壇理應鼓勵有實力的球員勇於向外闖,就像當年籃球名將姚明不甘於躲在自己的「舒適區」,結果在NBA打出名堂。近來多間歐洲球會都獲中方資金入股,例如意甲「米蘭雙雄」、英超的西布朗、英格蘭老牌球會阿士東維拉、西甲的馬德里體育會等,中國球員或可透過這方面的聯繫到彼邦吸取經驗,尤其是可安排國內一些年輕球員跟隨操練,栽培明日之星。走出中國,面向國際,是國足提升水平必須要行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