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特派記者 李華安
圖:巴西的公交車服務水準令人失望 大公報特派記者李華安攝
不得不提,里約的交通網絡同樣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之作。記者們如要在里約穿梭往來,十居其九總要到媒體中心的公共交匯處轉▉乘接/承接▉駁巴士,跟司機們言語不通,巴士班次誤點等已屬「家常便飯」。親身經歷,試過有一次司機將記者們(包括我在內)載到不知名的地區,司機更二話不說即下車離去,令車上記者們頓感徬徨。
雖說國際奧委會為記者準備了兩張乘車「里約卡」(Rio Card),但是原來每名記者合共只可免費乘搭公交六次!他們更加認為這已經是一份「厚禮」!提及公交,在里約最常用的正是快速公交系統(BRT),當中更為奧運增設四條奧運公交專線(BRT Transolimpica),BRT即為巴士增設特別專用道路,任何車輛皆不能進入「巴士線」行駛,單程價錢為3.8雷亞爾(約9港元),是遊客出入里約首選。
雖說巴西政府趕及在奧運開幕前開通地鐵奧運線,惟該地下鐵路卻未有貫通奧林匹克公園或會展中心等大型場館,變相有地鐵也是「得物無所用」;以為計程車一定是最快捷、最方便之交通工具?非也!在奧運進行期間,所有UBER車輛都被禁止行駛,大部分主要幹線更已封閉。記者曾試過乘計程車到附近商場進餐,原定15分鐘步行路程,最終乘計程車花上約30分鐘,即使奧運臨近尾聲,依然預早一點到達比賽場館方為上策。
【里約熱內盧十九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