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體育 > 正文

日本從未停止追趕我國乒腳步/大公報特約記者 史玄之

時間:2016-08-19 03:16:11來源:大公網

體育  責任編輯:吳嘉熾

玄談

奧運

  里約奧運會中日乒球男團大戰是近年來乒壇少見的精彩較量,原因並非比賽的過程多麼跌宕起伏,而是國乒近年來首次感受到了來自對手的衝擊。許昕輸給水谷隼的比賽為這場本無懸念的決賽增加一點緊張的氛圍,原本穩坐在場外的國乒主帥劉國梁也化身激情教練,誇張的言行甚至被主裁判出示了黃牌。中國觀眾或許希望一場3:0的大捷,但許昕一場無傷大局的失利則讓世界乒球看到國乒並非不可戰勝。

  國乒獨領風騷非所願

  國乒獨領風騷早已不是新聞,也有不少人曾為此深深擔憂乒球的未來,國乒「無敵太寂寞」的現狀反襯出世界乒球的尷尬。里約奧運,除了許昕吃到的這場敗仗,國乒依舊顯示了獨步天下的實力。男女單打毫無懸念地包攬冠亞軍,女子團體四場比賽只輸掉兩局,輕鬆的過程甚至讓主帥孔令輝有空在比賽進行時與場邊休息的李曉霞開玩笑、聊家常。女團決賽上,現場觀眾甚至為德國贏得一局比賽而歡呼,德國除了索爾佳之外,其餘選手和教練都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獨領風騷的局面讓比賽毫無懸念,國際乒聯不少官員甚至在賽後認為這是一場索然無味的決賽。不過,必須指出的是:一統天下並非國乒所願,這些年國乒一直在尋找對手,從「養狼計劃」到與國外選手組成跨國組合「出讓」金牌,甚至「忍痛」接受國際乒聯一系列不近人情的改革方案。毫無懸念的勝利不僅讓國乒的關注度逐漸降低,更讓國乒背上了「只許贏不能輸」的包袱,不少教練甚至因缺乏事業成就感而選擇離開這個集體,因此渴望對手的到來,讓乒球重回上世紀90年代那個群雄爭霸的時代,是所有喜歡國球的球迷期盼看到的景象。

  着重培養年輕小將

  在國乒一統天下的時代,德國、瑞典、韓國等前乒乓強國似乎已經放棄了挑戰中國乒乓的勇氣,多年的青黃不接讓那些與國乒的激情對決只停留於人們的記憶裏。當下,在眾多算不上「對手」的對手中,只有日本依然沒有停止追趕中國的腳步。雖然他們明知自己無論從身體條件、技戰術能力、教練員水平和乒乓底蘊上與國乒有全面差距,但依舊夢想有朝一日擊敗國乒,並在每次比賽前豪言已經找到了擊敗國乒的錦囊妙計。雖然這樣的豪言多少有些不自量力,但必須佩服日本人為了趕上一個看似無法追上的目標而願意付出孜孜不倦的努力。這種趕超國乒的目標並不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日本早在三年前就制訂了「東京2020」計劃,着重培養像伊藤美誠、平野美宇、吉村真晴等年輕小將。雖然這些選手從目前來看發展潛力和技術水平略低於同齡的中國選手,但他們已經比朱雨玲、陳夢等中國年輕選手擁有更多的大賽經驗。

  從日本乒乓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知恥而後勇」的勁頭,面對無法逾越的中國長城,他們依然有追趕、超越的雄心壯志;相反在中國體育的很多弱勢項目上,比如足球、籃球等,因為看不到獲得世界冠軍、奧運金牌的可能,早已放棄了超越自我、挑戰對手的勇氣。中國男足、男籃成績不佳很大原因跟年輕選手不思進取有關,他們更希望在國內聯賽上賺取豐厚的收入而不願登上歐美高水平聯賽賽場擴大視野,提升自己的實力。

  或許日本在短期內無法追上中國乒乓前進的步伐,但水谷隼的勝利讓日本人看到了自身努力獲得的結果。就像那個愛哭愛笑的福原愛一樣,雖然被看作是個「瓷娃娃」,但永遠也不失登上世界之巔的信心和挑戰高手的勇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