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屆奧運由五名運動員角逐六個賽項,更有奧運會拿過獎牌的世界級車手李慧詩在陣,無人可以否定香港單車隊正處於隊伍前所未有的盛世,但盛世背後存在了隱憂,一是執教港單車隊逾廿載的沈金康已過耳順之年、二是港單車隊人才儲備有限,李慧詩的接班人尚未出現。
功勳主帥已過耳順之年
港單車隊在近兩屆奧運的陣容是歷來最龐大的,李慧詩在倫奧取下銅牌更是港單車隊前所未有的成就,而今屆在凱琳賽、爭先賽都位列前八,也算是不俗成績。在李慧詩以外,梁峻榮在男子全能賽列第11名、刁小娟在女子全能賽以亞洲車手中最佳的第12名完成,結果也相當理想,加上張敬樂已投身一級職業車隊征戰高水平賽事,當今的港單車隊可謂處於盛世。
光芒背後,一些存在的隱憂卻值得關注,首先是廿年前將港單車隊由「一個打氣筒、一名全職運動員」的小隊伍打造成亞洲一流以至有世界級車手在陣車隊的總教練沈金康,其實已屆退休之齡,這名在隊中如同司令員的港單車隊靈魂、核心,長年過着超長工時少休息的生活,未來會否繼續領軍、還能帶領隊伍出戰多少屆奧運,都是難以預料。沈金康總會有退休的一天,屆時由誰接任以確保港單車隊的輝煌可以延續,都足以令人煩惱。
頂尖健兒儲備相對不足
第二個問題是港單車隊人才儲備雖未至於是「零」,但與世界一流隊伍比較還是有所不足,比如倫奧女子凱琳賽金牌得主彭妮頓退役後,英國即有占絲接棒,在今屆奧運取得爭先賽銀牌,李慧詩的潛在接班人,目前似乎還未出現,年僅18歲的港單車隊小將李燕燕或許是個人選,但這名年輕車手至今也不過是在青少年比賽稍有成績,距離真正接班還很遙遠。
冀續輝煌需先做好部署
四年後的奧運,李慧詩將屆33歲,要保持目前的競技狀態甚至更上層樓,肯定要付出比過往四年更多努力,況且,30開外尚能在奧運會女子短途個人項目奪金,歷史上也只有彭妮頓在倫奧以32歲之齡做到,故李慧詩來屆要衝擊獎牌,就需要摸索出一條沒有太多成功先例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