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體育 > 正文

羽壇無弱者 「強者」紛倒灶/大公報特約記者 史玄之

時間:2016-08-17 03:16:17來源:大公網

  在中國代表團金牌數停滯不前的時候,較遲登場的中國羽毛球隊實際上承擔着中國隊與英國、俄羅斯力拚獎牌榜第二名的重任。然而,羽球開賽五天賽場冷門迭報:長期佔據世界排名第一的張楠/趙芸蕾無緣決賽,韓國男雙強檔李龍大/柳延星更是連四強大門都沒有進入;在被認為史上競爭最慘烈的女單項目上,奪冠熱門思恩拿、拉查諾和戴資穎在還沒有遇到強手前就跟八強說再見,更讓人始料未及。為何里約奧運會羽球賽場冷風勁吹、大熱「倒灶」?賽前看好的高手為何紛紛落馬?

  選手差距在毫釐之間

  近幾年隨着國羽統治力逐漸下降,世界羽壇出現了一片百花爭艷的景象。原本羽球的主要強國集中在亞洲,歐洲只有「年邁」的丹麥苦苦支撐。倫敦奧運之後,西班牙、俄羅斯、烏克蘭、波蘭、英國等歐洲國家羽球實力大漲,原本在亞洲羽壇並不起眼的泰國、印度、日本等同樣在女單、女雙項目上具備很強的競爭力。與毫無懸念的乒乓球賽場相反,羽球比賽很難預測最終獎牌的歸屬。以男雙比賽為例,世界排名前兩位的李龍大/柳延星和印尼的漢德拉/莫漢馬亞新是奪冠最大熱門,但前者倒在四強大門之外;後者甚至連分組賽都沒有出線。進入男雙四強的是世界排名第四的中國選手傅海峰/張楠、世界第五柴飆/洪瑋和世界第12的馬來西亞選手吳偉森/陳偉強及世界第22的英國選手馬加斯依利斯/劉基司。如此出人意料的四強陣容只能證明世界羽壇高手太多,大家實力在伯仲之間。

  高手紛紛爆冷的另一大原因,是里約奧運羽球館不適合高手的控制球打法。開賽幾天不少選手反映此場地受風向影響明顯,而且球速偏慢,對於手上技術出眾和殺球力量大的高手明顯不利。男雙半準決賽,保持世界男選手殺球時速最快的傅海峰屢次躍起殺球未果,進攻實力在這樣一個球速偏慢的球館大打折扣。針對這一球場特點,中國隊教練員屢屢提醒球員注意球與球之間的銜接,不需要太大的殺球力量,但需要更加精準的殺球落點。同時由於球場順逆風明顯,也使得比賽的偶然性大大增加,打滿三局的比率大大高於過往幾屆奧運比賽。

心態穩定成致勝關鍵

  賽前或許沒有人能想到中國男雙兩對選手都能殺入奧運四強,畢竟男雙是國羽最弱的項目;混雙兩對中國選手準決賽雙雙失利同樣讓人始料未及,因為混雙項目賽前被認為是國羽優勢最大的項目。從奧運羽球賽場的冷門可以看出,心態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一環。在人人都有機會的奧運舞台,對於勝利過於渴望反而會讓球員背上包袱;賽前將自己位置放低,低調出戰的選手反而有望笑到最後。

  對於即將開戰的羽球男單決戰,備受矚目的林丹與李宗偉終極對決同樣決勝在心態。李宗偉無疑更被人看好,因為他幾乎包攬了今年所參加的所有超級賽冠軍,但以「弱者」姿態出戰的林丹心態更佔優勢,兩人的巔峰對決有望在準決賽提前上演。

玄談

奧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