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單項、七名球手出戰,香港羽毛球隊以史上最龐大陣容出戰奧運會,但未有突破性戰果,港羽總教練何一鳴認為結果未如人意是不難理解,畢竟港羽在男單或混雙都有能力作出突破。隨着個別球手本屆奧運已屆黃金時期,港羽四年後的奧運陣容正面臨「洗牌」。
男單16強、女單八強是港羽在奧運單打最佳成績,女雙與混雙過往則更未嘗一勝,港羽在本屆奧運的陣容其實不弱,男單兩名球手都是世界前十六名的高手,混雙組合李晉熙/周凱華世界排名更曾高達前八,兩個賽項都是港羽本屆的成績突破點,但最終只有混雙在分組賽拿下一勝。
從年齡論,胡贇及葉姵延分別是34歲及29歲,已是運動員生涯的高峰期,四年後能否維持目前的競技狀態實難預料。正如何一鳴所言,男單講求意志、技術、體能,胡贇要在四年後保持世界前十六而爭入奧運將是艱難任務,預期來屆男單爭成績的重任將由伍家朗及打過倫敦奧運的黃永棋承擔。
葉姵延將目標放到東京奧運,但從其爭奧運席位的過程與後輩張雁宜鬥得難分難解、近兩屆全港錦標賽都不敵對方而言,正在成長的張雁宜大有超越葉姵延的可能,在來屆代表港羽出戰奧運。
雙打方面,女雙的潘樂恩/謝影雪四年後不過是28歲,仍大有可為,反而混雙「李周配」就要視乎已30歲的周凱華未來競技狀態能否保持。至於在今年湯姆斯杯表現出色的男雙組合鄧俊文/柯展聰,來屆有望填補港羽本屆缺男雙席位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