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體育 > 正文

正視差距才能強大自己/大公報特約記者 史玄之

時間:2016-08-15 03:16:16來源:大公網

玄談

奧運

  里約奧運會賽程過半,中國以13枚金牌暫列金牌榜第二位。這一成績顯然與賽前預期有所差距,追上排名榜首的美國已無希望,能否抵擋得住英國的衝擊守住第二位置,成為未來一周的懸念。代表團官員有人認為里約「地邪」,中國隊的運氣稍差導致金牌數過少。

  然而,套用女子單車金牌獲得者宮金傑的一句話:「我們用強大的實力戰勝了運氣。」運氣不佳從來都是弱者失敗的藉口,因為「強者運盛」的道理適用於任何競技項目。

  賽前比較樂觀

  不可否認的是,北京奧運後中國競技體育下滑趨勢明顯。倫敦奧運或許可以吃北京奧運的老本,到了里約奧運原來的老本基本消耗殆盡。再加上比賽時差、住宿條件、競賽環境等客觀因素對中國選手的干擾,成績不佳在預料之中。然而,不少隊伍顯然對於里約奧運的複雜局面缺乏準備,甚至有些盲目樂觀。奧運前,俄羅斯、哈薩克等優秀舉重運動員遭到禁賽,客觀上給中國舉重隊獲得金牌創造了有利條件,舉重隊也隨即提出了「保六金爭八金」的目標。顯然,舉重隊從官員到教練是拿運動員訓練最好成績與國外選手大賽成績對比,制定出這樣不切實際的目標而忽視了運動員降體重中出現的不可預估因素,以及裁判、對手超水平發揮等無法左右的因素,因此盲目樂觀反而會讓教練員和運動員忽視不少比賽的細節,背上想贏怕輸的包袱。

  隊伍青黃不接

  中國隊不少項目在里約奧運上暴露出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面。體操隊在鄒凱、馮喆、鄧琳琳等奧運冠軍退役之後,缺少領軍人物,鄧書弟、林超攀、商春松等小將自身技術還存在明顯漏洞,與世界一線選手差距很大;羽毛球隊仍然仰仗林丹、傅海峰、徐晨、趙芸蕾等老將苦苦支撐,年輕選手難堪重任;舉重隊雖然是中國代表團奪金的主力軍,但不少項目存在「獨苗現象」,一旦這位選手退役,就會在這個級別上失去競爭力。青黃不接的現象或許與中國競技體育缺乏長遠規劃有關,不少項目中心領導頻繁更迭,教練員也隨之更換,中國男籃10年內便更換了12位主帥,每名主帥又有着不同的執教理念,導致球隊打法混亂。青黃不接的現象更體現了中國體育長期存在的若干致命問題:參與專業體育的人數過少、大眾體育與專業體育鴻溝過大、校園體育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等。

  北京奧運後,中國體育逐漸走出了「唯金牌論」的陰影,國人沒有像之前那樣關注中國隊具體的金牌數字,但拋棄「唯金牌論」不等於不爭金牌,畢竟奧運是國家榮譽的象徵,爭奪最好成績也符合奧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強」的競賽原則。某些項目的失利更不可用拋棄「唯金牌論」來掩蓋自己失敗的真實原因,失敗的具體原因需要具體分析,並以切實行動加以改變。

  我們不應將失敗的原因完全歸結於裁判、場地、氣候等客觀因素,因為真正的強者必須戰勝各種困難。正視自身差距才能有新的進步,里約奧運前半程讓中國體育看清了與世界體育強國的差距,也預示着中國體育未來變革的到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