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所有選手在出場前的心理狀況,都會是成敗的關鍵時刻
雖然從牌面實力來看,中國隊在里約奧運會上具有奪取六至八金的實力,但要想將紙面實力轉化為奧運賽場的優勢,大力士們還須作更充分的準備。
賽前降重過程關鍵
倫敦奧運會後,舉重隊總結男子小級項目別失利時,認為賽前降體重的失誤影響了吳景彪等隊員的狀態。由於舉重運動員參賽前需要稱重,只有在體重上限以內的運動員才可以參賽,體重0.01公斤的差別甚至可以影響最後冠軍的歸屬,而運動員習慣在訓練時不降體重,力求挑戰自己的極限,因此賽前幾天的降體重策略特別重要。倫敦奧運會時,舉重隊按照原先的比賽經驗降體重,忽視了倫敦陰冷潮濕的氣候環境給降體重帶來的障礙,導致不少運動員降體重十分艱難,直接影響了比賽後期的體力。里約奧運會,中國舉重隊要想如願奪得計劃內的金牌,必須考慮到里約氣候環境、飲食、住宿設施等一系列外在因素對選手降體重的影響。
研究潛在「黑馬」強手
由於舉重項目的訓練環境相對封閉,國家地區之間的訓練交流較少,這也給中國舉重隊了解對手情況帶來困難。倫敦奧運會前,朝鮮選手嚴潤哲並不在中國隊研究的對手名單之列,導致他殺中國隊措手不及。里約奧運會上,雖然部分朝鮮、哈薩克、俄羅斯等國高手因興奮劑禁賽,客觀上對中國選手有利,但仍然要謹防新「黑馬」的出現。
調整臨場緊張心態
「一舉定勝負」的心理容易讓選手背上「想贏怕輸」的包袱,影響自身水平的發揮。舉重比賽賽制殘酷,一名選手只有抓舉三把、挺舉三把的機會,因此一旦抓舉或挺舉第一把失敗,極有可能影響選手隨後的發揮。所以,調節運動員的臨陣心態、保證試舉成功率,將成為里約奧運能否如願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