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客戶端
|
LED屏
簡體
大公報
大灣區
教育佳
大公產品
大公報
大灣區
教育佳
遇见
養生堂
大城小景
汲寶齋
書海漫遊
港東港西
風物
憩園
視界
經濟觀察家
通識新世代
立法會
港影印象
首頁
港聞
新闻
圖集
視頻
內地
台灣
國際
評論
經濟
文化
旅遊
體育
娛樂
宗教
国学
更多
收起
简
電車夥香港動漫開啟童趣之旅
電車俗稱「叮叮」,它是香港的有軌電車系統,也是全球現存唯一全數採用雙層電車的電車系統。「叮叮」行走速度慢,即使跟不上時代節拍,但地位穩如泰山,不受淘汰。香港設計中心聯同香港動漫畫聯會於二○二○年一月八日至二月三日,與數十位本地動漫畫家合作,將電車和港漫串連,以一眾承載着多代人回憶的動漫角色,帶領市民感受一個充滿童趣的旅程。
2021春夏時裝融入非遺設計藝術
今年,以「重構」為主題的中國國際時裝周日前在北京正式落幕,當中在751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第一車間舉行的時裝秀較為矚目,為期9天的盛會吸引了來自秘魯、英國、韓國、白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時尚品牌共同參與,國際參與品牌近半數,通過秀場發布、線上線下對接會等多個環節,實現全球時尚互動。在眾多品牌中,有些中國品牌的時裝更融入了非遺藝術元素,刺繡、名畫、紮染等呈現在2021春夏時裝中,給大家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香港文匯報
2020-11-05 10:17
拿起鑊鏟冀輸出中餐文化 謝霆鋒:中華美食最了不起
多才多藝的謝霆鋒除了繼續在演藝圈發展,近年亦積極轉型揸鑊鏟,前日他就在社交平台解釋箇中原由。他稱:「希望輸出我們好的食材、文化、烹飪方法、歷史,通過美食影響更多的外國人,打破年輕人對中餐的一些誤解,希望我們的下一代可以自豪地說『中華美食就是最了不起的』」。
香港文匯報
2020-11-05 10:04
姜昆:粵語遇上相聲 更要把「人人心中有,各個嘴中無」講出來
當相聲遇到粵語或者港普?會演繹怎樣的語言魅力?相聲表演藝術家、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廣東深入生活、演出的機會多了,吸收新鮮事物成為常態。與此同時,也在粵語學習方面以及相聲內容創作上累積了許多「嶺南佳果」。
大公網
2020-11-04 14:51
頤和園建園270年 清漪出錦繡\大公報記者張帥
在距離紫禁城大約十五公里的地方,有一座中外聞名的園林。它位於北京城西北郊,園裏的山叫萬壽山,山前的湖叫昆明湖,這是中國最後一座皇家園林「頤和園」。多年以前,它曾經亦叫作「清漪園」。自清漪園在1750年(乾隆十五年)開始修建算起,頤和園至今已建園270年。
大公網
2020-11-04 08:08
課外書中出作家\霍無非
讀書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已被古今中外眾多好學者證實行之有效。讀書需要從小做起,而課外書無疑是開啟孩童心智,培養個人興趣的一把鑰匙。遠的不說,旁的不講,綜觀近一百多年來知名作家的筆耕之道,發現有這樣一種現象:他們幾乎無一不是由課外書領進門,經個人努力修行成大器的。
大公報
2020-11-04 08:06
天水雕漆技藝煥新活力 以創新保傳統
身高1 6米的路愛平和身邊一尊與自己齊高的雕漆花瓶已「朝夕相處」一個多月。她一手拿着鑷子,一手環抱瓶頸,小心夾起蛋殼,按照設計圖所示,在花瓶上黏貼蛋殼,做陶紋裝飾。擁有近兩千年歷史的天水雕漆技藝是中國西北地區傳統髹飾技藝的典型代表,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華社
2020-11-03 09:34
蕭聖寬 走遍世界搜羅逾500面具 冀推廣失落的遠古文化
面具文化是一種世界文化,廣布於世界各大洲。世界上許多古老部族、民族都有自身的面具史,這些經歷了數千年歷史的面具,反映了不同部族的宗教心態、民族心態和審美心態的發展與變遷。惟目前全球面具學尚處於起步階段,世界各民族的面具史還有待進一步考察、搜集和研究,以揭開當中的神秘面紗。
香港文匯報
2020-11-03 09:32
設計公司創辦人張志強 藝術為媒 圓品牌夢
走在街上,看到不同的餐廳、商舖,最引人注目的是否它們的品牌Logo呢?一個看似簡單的Logo,背後包含一個個的故事,同時亦是設計師的心血。設計公司VincDesign創辦人張志強投身設計界多年,努力將香港的文化、客戶的理念等,放入品牌設計當中,呈現出富有特色的設計,讓人留下印象。他更直言:「設計師並不是『公仔佬』。」
大公報
2020-11-03 09:12
把傳統文化的「灰」抖一抖 港青「一鍵激活」文化創新
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也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指明瞭方向。廣東日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 鄭汶珠告訴記者,公報內容在第一時間就細細研讀過,其中就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等表述深有體會。
大公網
2020-11-02 09:36
馬浚偉:身份多樣 豈止藝人
如今提起馬浚偉,已不是簡單以「藝人」標籤就能概括了。編劇、導演、監製,再到自製訪談節目,創辦教育中心,乃至不久前以「娛圈真學霸」兩度登上微博熱搜,他的身份越來越多元化。
大公網
2020-11-02 09:34
炎黃之胄寫丹青 筆落林泉領時風
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黃胄的驢,被譽為中國近代畫壇「三絕」。有此並稱之際,黃胄方三四十歲。這位沒學過一天素描、沒上過一天美術學校的畫家,憑藉敏銳的藝術嗅覺、不懈的實地寫生,和創造性的速寫入畫。2020年是黃胄誕辰95周年,他的家鄉河北蠡縣舉辦了一場紀念展覽。109幅照片和畫作,清晰勾勒出畫家的一生,也為年輕後學揭示出作畫、為人和處世的真諦。
大公報
2020-10-30 11:11
百米油畫「黃河魂」捐贈中國美術館
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中國美術館捐贈與收藏系列展:黃河魂 赤子心──王克舉百米油畫長卷展」日前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大公報
2020-10-30 11:13
《八佰》《金剛川》 展現人性光輝
繼《八佰》之後,電影《金剛川》在萬眾矚目下終於在內地上映,票房已近5億元人民幣。這部影片是以抗美援朝作為拍攝題材,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而早前,平遙國際電影展多項大獎出爐,導演管虎及其作品《八佰》的劇組獲得今屆平遙國家電影展「2020獎」。
香港文匯報
2020-10-30 10:56
陳百祥:我的人生黑白分明
今年國慶,香港特區政府公布了2020年度授勳名單,藝人陳百祥獲頒銅紫荊星章,是今年香港演藝界唯一獲此殊榮者。頒獎詞讚揚他是「促進社會和諧與溝通的良好榜樣」,是「新一代演藝人的模範」。
新華社
2020-10-30 10:53
甄敬業:音樂與建築融合無限可能
音樂令靜態建築立體化,而建築亦令每一個音符充滿色彩。影音工程師甄敬業正是遊走於音樂與建築之間,探索音樂與空間互動的無限可能,鑽研「重播藝術」的高保真、高還原度,這也正是他創立公司的宗旨——「Let Music be True」。
香港文匯報
2020-10-30 10:51
萬聖節「鬼咁好玩」 盂蘭節堅守習俗
每年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萬聖節。而萬聖節前夕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香港年輕人不少都會外出,與朋友共同歡度此西方的傳統節日。萬聖節,源自古代愛爾蘭人。相傳當日鬼門關大開,鬼魂會到凡間尋找替身。後來,萬聖節傳到美國後變成了狂歡夜。
大公報
2020-10-28 09:15
傳承繡花功夫讓嶺南文化
廣東各地文化工作者正堅持用「繡花」功夫進行保育活化,使歷史文化街區、文物建築等「活起來」。據了解,廣東將培養新一代嶺南文物非遺項目傳承人,健全嶺南考古學文化譜系,挖掘嶺南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大公報
2020-10-28 09:09
我外公的抗美援朝記憶 一班廣東仔北上報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廣東有一班青年,他們意氣風發,二十多人懷揣愛國理想北上求學,力求一展抱負報效國家。他們有的深耕學術,有的投筆從戎。他們稚嫩的肩膀,自願承擔起中國未來的重任。
大公報
2020-10-28 09:05
那湧動在維港之畔的女排潮/穆 亦
觀看《奪冠》既是由於心中濃濃的女排情結,更是因了4年前我在香港迎女排陪女排送女排的一段女排情緣。當女排苦練、參賽、奪冠的一幀幀經典畫面在銀幕快速閃過,我不禁心潮澎湃、思緒飛揚,視線漸漸模糊,而4年前的一幕幕感人瞬間越來越清晰地在腦海浮現……
大公報
2020-10-26 10:38
數碼龐克服飾 創意科幻時尚
今年香港設計中心 ddHK以「數碼龐克」為靈感,將為人熟悉的深水埗街頭蛻變成未來科幻城市「數碼龐克號」,當中更展示由香港十組時裝和配飾設計師特別精心設計的數碼龐克服飾,設計師天馬行空的創意加上匠心獨運的設計,為大家帶來視覺感官享受和獨特的數碼龐克時尚體驗。
香港文匯報
2020-10-21 10:36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编辑推荐
華天默默耕耘騎出彩虹
戲曲名家雲集濠江 作品展演精彩紛呈
神仙池飄雪 風景這邊獨好
河南省7部古籍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第三届进博会上的这些萌趣展品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登陆日本影院
国际邮轮协会宣布美国邮轮停航时间延长至12月31日
中国官方发文要求规范石窟寺旅游开发活动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世界旅游联盟
国家文物局
香港旅游发展局
澳门旅游局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新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關於大公網
|
法律聲明
|
廣告政策
|
聯絡我們
|
承印商名稱:大公報(香港)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香港仔田灣海旁道7號興偉中心3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