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電車夥香港動漫開啟童趣之旅

電車夥香港動漫開啟童趣之旅
電車俗稱「叮叮」,它是香港的有軌電車系統,也是全球現存唯一全數採用雙層電車的電車系統。「叮叮」行走速度慢,即使跟不上時代節拍,但地位穩如泰山,不受淘汰。香港設計中心聯同香港動漫畫聯會於二○二○年一月八日至二月三日,與數十位本地動漫畫家合作,將電車和港漫串連,以一眾承載着多代人回憶的動漫角色,帶領市民感受一個充滿童趣的旅程。
《重走》:在路上尋找西南聯大
《重走》:在路上尋找西南聯大
知名翻譯家何兆武5月28日逝世,同樣畢業於西南聯大的翻譯家許淵衝6月17日也離我們而去,享年100歲。加之紀錄電影《九零後》熱映,讓中國教育史上的「傳奇」──西南聯大再度成為關注熱點。
大公報 2021-06-21 13:49
眾星頌百年系列/陳德森:我從小睇愛國片長大
眾星頌百年系列/陳德森:我從小睇愛國片長大
主旋律電影洋溢愛國情懷。曾執導《十月圍城》的導演陳德森指,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愛國片,美國也有,尤其荷里活的商業娛樂模式愛國片,更有不少粉絲。
大公報 2021-06-14 21:15
眾星頌百年系列/民族自豪感力透銀幕 林超賢:我們的作品做到了!
眾星頌百年系列/民族自豪感力透銀幕 林超賢:我們的作品做到了!
影視作品於歷史洪流中總能佔有一席之地。透過主旋律影片,帶出不同訊息,向觀眾傳遞正能量。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國家歷經滄桑,正逐步走向富強。大公報記者為此專訪了兩位香港著名導演:林超賢、陳德森,從他們眼中看電影如何發揮傳遞正能量的功能。
大公報 2021-06-14 21:13
老店東主堅持傳統不求賺大錢 紙紮龍舟 傳承端午文化
老店東主堅持傳統不求賺大錢 紙紮龍舟 傳承端午文化
今天是端午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多區的龍舟競渡延遲舉行,市面上的端午氣氛淡薄,但油麻地一間經營了逾半個世紀的紙紮老店,恍如時空門,帶市民回到40年前香港的端午節,一隻長達66吋的紙紮大龍舟在店內坐鎮,還有小型的紙紮龍舟、金糉吊飾等端午傳統過節用品,吸引不少遊人到來參觀,當中不乏90後年輕人。「時代變了,靠這些賺錢是不可能的,但若連我都不堅持下去,這種文化可能就會在香港絕跡。」紙紮店老闆摸着紙紮龍舟,淡淡地說道。
大公報 2021-06-14 21:09
青年興「躺平」 解壓充電再奮鬥
青年興「躺平」 解壓充電再奮鬥
最近一段時間,內地年輕人流行「躺平」,網上關注「躺平吧」的人數一個月內激增千倍,摸魚(偷賴)表情包、三點飲茶梗亦在社交媒體上隨處可見。躺平原意就是躺着休息,後來引申為不工作、不奮鬥、不交流。對於躺平的態度網上爭論激烈,有人大肆批評也有人表示理解。實際上「躺平得了初一,躺平不了十五」,年輕人很清楚這僅僅是為了緩解壓力,充電之後還是會抖擻精神回歸正常生活。
大公網 2021-06-13 21:03
杜燕歌 最愛配音受傷亦無悔
杜燕歌 最愛配音受傷亦無悔
在無綫新劇《一笑渡凡間》中,杜燕歌與陳秀珠演夫妻,原來他極富喜劇細胞。杜燕歌以往演的角色多為有勢力人士,其光頭造型加上嚴肅表情,令人望而生畏。但現實中的他談吐溫文儒雅,更是資深普通話配音員。別以為配音工作容易,在超過四十年的配音工作中,杜燕歌試過四度受傷。他說:「但我最熱愛的始終是配音,就算死在咪前也沒所謂。」
大公報 2021-06-14 20:58
「馬路」從哪兒來?\GAPSK語文推廣委員會
「馬路」從哪兒來?\GAPSK語文推廣委員會
人們每日出行,無論是上班下班,還是逛街回家,都免不了做一件事,那就是過馬路。馬路,是供人或車馬出行的寬闊平坦的道路、公路。多是由人修建,供人使用,主要目的是方便人類從事諸多的生產活動。那麼「馬路」一詞又是從何而來呢?
大公報 2021-06-08 16:29
德國記者筆下的清末全景圖:一八九八\郭一鳴
德國記者筆下的清末全景圖:一八九八\郭一鳴
 提起西方人寫中國,最早是十三世紀的意大利人馬可波羅給後世留下的那本着名《遊記》(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另一本比較出名的同類著作,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的《西行漫記》,又譯作《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這本書記述一九三六年六月至一九三六年十月作者在中國共產黨的西北根據地實地採訪的所見所聞,在當時美國和西方世界影響很大。
大公報 2021-06-04 12:53
可歌可泣的香港抗戰史\陸文英
200多名香港市民早前前往位於沙頭角的烏蛟騰烈士紀念園,向抗日烈士獻花,致敬先烈。此次活動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系列活動之一。
大公報 2021-06-03 10:13
跨越時空 探尋未知的冒險
跨越時空 探尋未知的冒險
對於為何選擇考古專業這一問題,這幾位「90后」給出的答案都稱得上是「心之所向,行之所往」。而在他們眼裏,考古到底是什麼樣的,則有不同的關鍵詞。
大公網 2021-06-03 10:09
中國青年說/「考古就是尋找中華民族的根」
中國青年說/「考古就是尋找中華民族的根」
 在考古發掘現場待了近20天,和團隊清理完70余厘米的填土后,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研一學生林聖迪在三星堆5號祭祀坑中心偏東部的位置,看到了一個長條狀的金色器物,經清理和修復后,成為了三星堆遺址迄今發現的最大黃金面具。
大公網 2021-06-03 10:07
李天岑:文不求驚世 情永在山林
李天岑:文不求驚世 情永在山林
在中國文學圖譜中,廣袤的農村始終是一個重要的母題。從《故鄉》到《創業史》,從《白鹿原》到《平凡的世界》,這些作品不僅清晰記錄着中國鄉村的風物之變,還以其日益純熟的敘事技巧推動着中國文學的演進之旅。農村四十多年深刻變遷的體察和思考,亦全部融化在那一道道深邃的山凹之中。
大公報 2021-05-31 15:04
文化共振/匠心古今連 傳統煥新生\小 惠
文化共振/匠心古今連 傳統煥新生\小 惠
3月,四川德陽廣漢市三星堆新一輪考古發掘成果公布,出土重要文物500餘件,其中包括一件三星堆遺址迄今發現最大的黃金面具殘片。
大公報 2021-05-27 13:42
展閱中國鎧甲歷史畫卷/胡一峰
展閱中國鎧甲歷史畫卷/胡一峰
本書雖是講述「武事」,卻洋溢着「文氣」。書名即取自王昌齡的《從軍行》。書中大量引用古代文學作品。比如,《木蘭辭》的「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鐵衣」即鎧甲。
大公網 2021-05-24 13:26
畫家周剛讓理想在色彩中流淌
畫家周剛讓理想在色彩中流淌
和畫家周剛初次見面是他在澳門科技大學給博士生們集中上了幾天課後,即將啟程離開澳門的上午,連日來的行程讓他臉上流露出一絲疲憊。然而,當和他聊起學畫的經歷時,周剛的目光中立刻浮現出光芒,彷彿時光又回到了四十多年前那個學畫的少年。
大公網 2021-05-20 17:15
24歲鋼琴家牛牛演奏與作曲並進
24歲鋼琴家牛牛演奏與作曲並進
「要說我音樂生涯的一個轉折點,這次推出首部原創作品就是。」本月於全球發行最新專輯《命運與希望》、並於當中收錄首部原創作品的青年鋼琴家牛牛(張勝量)說。8歲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小、後赴美深造,10歲簽約唱片公司,17歲起在中國和日本等地巡演,如今24歲的他,不僅在鋼琴演奏上日日精進,更在作曲方面小試「牛」刀。牛牛近日於香港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分享新專輯概念,以及他的音樂之路。
大公網 2021-05-20 17:14
武漢合唱團深入僑心\周光蓁
武漢合唱團深入僑心\周光蓁
如果八十年前,提起武漢,不少人會馬上想起武漢合唱團。這個由二十六人組成的合唱隊伍,一九三八至四○年間在南洋巡演,高唱抗日救亡歌曲,尤其對當時華僑青少年影響深遠,包括已故新加坡資政李光耀、「糖王」企業家郭鶴年等。該團南下星馬前,在香港逗留四十八天,但所知不多。
大公報 2021-05-19 18:58
楊政龍冀傳遞民族信仰 鑄青年愛國情懷 香港文匯報 副刊專題
楊政龍冀傳遞民族信仰 鑄青年愛國情懷 香港文匯報 副刊專題
由張藝謀執導的諜戰片《懸崖之上》現正熱映,該片在內地五一黃金檔期中成為領跑票房的贏家,上映16日就已突破9億元人民幣票房,不僅躋身2021年中國電影票房TOP 5,更在各電影評論網站上得到了大量褒獎。
香港文匯報 2021-05-18 13:44
大灣區科創文化 利港構建經濟多元
大灣區科創文化 利港構建經濟多元
過去一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世界經濟受到嚴重衝擊。但中國因疫情較早受控,成為全球唯一一個經濟正增長的國家。
香港仔 2021-05-18 13:38
衛駿輝:粵劇《香江號》疫下起航
衛駿輝:粵劇《香江號》疫下起航
5月22日,新編粵劇《香江號》將上演。香港粵劇的舞台因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已停演一年多。名伶衛駿輝再度以製作總監兼主演的身份回到舞台,藉新劇鼓勵觀眾保持樂觀積極態度抵抗疫情。
大公報 2021-05-14 09:10

编辑推荐

  1. 韋斯琴:散文入書法 醉心臨華章
  2. 鶴壁張家界雙城聚力 共奏文旅融合華章
  3. 叶县县衙:中国唯一明代县衙 见证明朝官府样貌
  4. 巢湖:观柘皋夏至文化节 展民俗文化魅力
  5. 欢庆建党百周年 花坛争妍谱华章
  6. 搭港铁探寻土瓜湾风情
  7. 欧盟撤销港澳台入境限制
  8. 永不停流的生命之泉/吴 捷

友情链接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