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长廊 > 正文

李天岑:文不求驚世 情永在山林

時間:2021-05-31 15:04:21來源:大公報

李天岑喜歡構思成熟之後再動筆。

  (大公報記者 張寶峰)在中國文學圖譜中,廣袤的農村始終是一個重要的母題。從《故鄉》到《創業史》,從《白鹿原》到《平凡的世界》,這些作品不僅清晰記錄着中國鄉村的風物之變,還以其日益純熟的敘事技巧推動着中國文學的演進之旅。農村四十多年深刻變遷的體察和思考,亦全部融化在那一道道深邃的山凹之中。

  近日,《三山凹》作者、著名作家李天岑在北京接受大公報獨家專訪。這位出身於山村、長年工作在基層的作家,談起中國農村的林林總總,依然中氣十足、話題綿延,而他對於中國農村四十多年深刻變遷的體察和思考,亦全部融化在那一道道深邃的山凹之中。

  去年五月,立夏後的第二天,氣候宜人。當晚,李天岑依舊在桌案前筆觸搖曳。時入子時,作家終於放下筆,長吁一口氣。他抬頭看了一眼高摞的手稿,又低頭看了看握筆的右手,才發現右手小指已經嚴重彎曲變形,但他沒有驚訝。這一晚,作家終於完成了五十萬字的長篇小說《三山凹》。他對於中國農村四十多年來的體察與思考也終於變為鮮活的文字,可以呈於世人眼前。

  李天岑是共和國的同齡人。出生於河南鎮平的他,從小熟稔田間地頭的一切,一邊讀書一邊勞作是他兒時最清晰的記憶。二十歲參加工作當工人不久,李天岑就步入行政工作崗位,後來一直在河南南陽任職。不管人生如何兜兜轉轉,李天岑始終堅守自己對於文學的熱愛。

  在南陽為官,既從政又為文的經歷,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南陽諸葛廬」主人──智聖孔明。說起諸葛亮對自己的影響,李天岑說,「雖然諸葛亮對我的寫作,談不到具體的影響,但是他那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卻無時無刻不在激勵着我,特別是指引我的寫作和工作,都要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決不能有半點含糊。」

  數十年來,李天岑先創作了《多餘的介紹》、《找不回的感覺》等短篇小說,繼而又寫出《人精》、《人道》、《人倫》「人」字系列「三部曲」,各種文學作品接近400萬字。不過在李天岑所有作品中,《三山凹》最有集大成的意味。

  農村題材小說的突破

  相比書的封面,《三山凹》的封底有更多的信息。抽象且棱角分明的重重遠山,三個男人以不同的姿勢並列其間,或蹲或站,高低錯落,或許是對三人命運的某種隱喻。封底上的幾行文字寫到:「三山凹是一個被改革浪潮推向大世界的小山村,村裏有三個同年出生一起長大的異姓『髮小』。他們與命運的洪流搏擊,以相同的人生起點,走向了不同的人生結局……」(編者註:「髮小」是北京話方言詞,指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

  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評價《三山凹》:「它立足現實,以生動的筆觸書寫了自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到十九大之後四十多年來鄉村的變化,這裏面不僅有鄉村生活的圖景,更包含了人的精神面貌的巨變。」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也指出,《三山凹》由三個髮小的成長經歷寫出改革開放四十年農村的變革與變化,作品把農村的命運以及新政的出台、時代的變化寫得比較充分。

  在以往的文學作品中,雖然有很多農村題材的佳作,但卻鮮有如此長時間跨度的筆觸和視角。從這個意義上講,《三山凹》實現了對中國農村題材小說的一次突破。

  將人物故事置於大時代

  可以說,對農村的關注,既是李天岑與生俱來的情愫,也給他帶來寫不盡的富礦,更飽含了作家心底濃濃的情懷。在李天岑看來,四十多年來,中國農村發生了兩個主要變化。「其一是外在的變化。原來破落的鄉村變成了美麗的家園,道路暢通了,環境改善了,房子也從茅草房變成了小樓房。農民出門不是開小車就是騎摩托。其二是內在的變化。農民們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精神生活也豐富了,文明素質也提高了,也懂互聯網了,會上網做電商了,不再是只會種田的農民了。」

  就李天岑個人的創作而言,《三山凹》同樣與眾不同,「我過去的作品,都是就着人物寫人物,就着故事說故事,但《三山凹》時時處處都把人物和故事置於大的時代背景下,所以格局更大,立意更高。」當被問到可以給《三山凹》打多少分時,李天岑表示,作品是給讀者看的,讀者才是評卷人,還是讓讀者打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