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英國「脫歐」成真,公投翌日,英鎊兌美元更跌至近31年新低/資料圖片
2016年6月23日,英國以全民公投的方式,表決要離開或是留在歐洲聯盟。出乎大多數人意料之外的是,6月24日開票顯示支持「脫歐」者佔多數,於是英國「脫歐」成真。雖然最快也得兩年後才正式脫歐,但即時引起經濟波動,公投翌日,全球股市市值蒸發超過兩萬億美元,銀行、航空公司和房地產公司股價再度下挫。英鎊兌美元更跌至近31年新低。英倫銀行突然放水15萬億港元以救經濟。
到底,英國「脫歐」會對英國、歐盟乃至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中國經濟和金融會否受到波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脫歐」可能導致英國經濟規模到2019年縮減半成以上。英國工業聯合會估計,到2020年,「脫歐」將給英國經濟帶來1000億英鎊的損失,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令人詫異的是,20多年前狙擊英鎊而名震國際的財經大鱷索羅斯,這一次損失嚴重。他估計,「脫歐」以後,在英國經濟完全穩定之前的大約五年內,英國每個家庭每年會出現3000到5000英鎊的經濟損失。
索羅斯料英鎊跌兩成
「脫歐」對英國經濟金融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英鎊大幅貶值,索羅斯曾預計,「脫歐」投票結束後,英鎊匯率跌幅可能達到兩成。兩大國際評級機構更將英國的主權評級降低。其次,「脫歐」造成的勞動力流入減少、貿易及投資下降,將對英國經濟的長期增長造成負面衝擊。
英國工商業協會一項調查顯示,四分三的外國投資者認為,歐盟成員國身份是英國整體吸引力的關鍵組成部分,「脫歐」將影響英國對外國投資的吸引力。
英國「脫歐」或削弱歐盟經濟復甦的動力。比利時前首相伏思達撰文指出,英國不僅人口佔歐盟總人口的13%,而且是歐盟第二大經濟體。沒有英國,歐盟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將會受損。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文章說,「脫歐」將給英國政治和經濟都帶來長期嚴重影響,失去英國也將給歐盟其他國家帶來沉重一擊。《亞洲▉週/周▉刊》刊文指出,希臘留而英國走,歐盟的汰強留弱,令人遺憾。
日本《經濟學人》周刊刊文指出:「脫歐」或將導致英鎊進一步急劇貶值,引發股市暴跌。當然,不僅僅英國,全球股市都會下跌。英國「脫歐」也對拉丁美洲經濟帶來影響。在6月24日英國公投結果公布當天,拉美主要國家股市經歷了「黑色星期五」,巴西、墨西哥、智利、阿根廷等國貨幣也紛紛「插水」。墨西哥政府於當天宣布削減約17億美元公共開支。6月27日,拉美主要國家股市繼續下跌,貨幣持續貶值。有專家關注,「脫歐」將使倫敦作為全球頂級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面臨挑戰,或拖累人民幣國際化步伐。
公投,不但做不到一了百了,反而走入沒完沒了的怪圈。英國「脫歐」一公布,除了引發經濟震盪,更帶來政治危機。先是造成執政保守黨和在野工黨的內部分裂,更令大英王國面臨分裂,堅持留歐的倫敦,早有離心的蘇格蘭,全國超過300萬人民聯署要求重新公投。儘管國會表明不會啟動重新公投。但這股暗湧和呼聲不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蘇格蘭或再就獨立公投
企圖以公投作賭注,博取英國人留歐的保守黨黨魁兼首相卡梅倫,面對弄假成真的亂局,黯然宣布今年十月辭職,其政府頓變跛腳鴨。英國反對黨也出現內訌,工黨黨魁備受圍攻,指摘他未阻止脫歐,十多名影子內閣閣員辭職,更令黨魁面臨逼宮。去年公投要脫離英國的蘇格蘭地區,選民這一次則是壓倒性支持留歐,首席大臣施特金表明,公投結果將促使蘇格蘭再舉行一場獨立公投。
另一方面,年來透過報章專欄不斷鼓動脫歐的倫敦前市長約翰遜,表明放棄角逐保守黨黨魁(屆時有望出任英國首相)。另一脫歐推手、獨立黨黨魁法拉奇竟於七月四日辭去黨魁,自言「功成圓滿」,又稱願繼續為「獨立運動」效勞雲雲,一副「推倒棋盤是我,收拾殘局是你」,政客之為政客,就是如此。
與英國有特殊文化和戰略盟友關係的美國,似乎對英國脫歐不太在意,美國財長費盧傑甚至稱英國「脫歐」公投不大可能誘發金融危機,但又承認公投給全球經濟帶來新風險。他認為,英國「脫歐」不僅涉及英國與歐盟法律關係的改變,也關係到全球經濟增長前景。他敦促各國政府使用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結構性改革在內的所有政策工具,來促進經濟增長和維護金融穩定。簡言之,又是印鈔救經濟的美國慣技,至於造成通貨膨脹、資產泡沫等後遺症,則是人民自理了。
撰文:呂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