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3D打印一條龍 凸顯Made in HK

時間:2016-12-30 03:15:19來源:大公網

  本港發展「再工業化」有莫大優勢!科技園公司指出,高增值製造業必須由科研和工程人員帶動,用地不需太多,而增值最大,同時為本地人才提供發展機遇。有生產玩具及模具公司,近年轉型以3D打印機製作模具,負責人盼在本港「一條龍」設計兼製造,節省時間及交通成本,產品完全做到「Made in HK」。生產力促進局去年八月開設「3D打印體驗廊」,提供一條龍(end-to-end)3D打印顧問服務,協助業界升級轉型。\大公報記者 張月琪

  製模具升呢製打印機

  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指出,高增值製造業必須在如香港般擁有尊重知識產權保障、穩健金融體系和環球物流服務配合的地方進行。他認為,香港適合進行測試和小批量試產,用地不需太多而增值最大,這是香港有能力和優勢發展的業務。

  黃克強稱,高增值製造業在香港發展,能將大學和科研機構的研究成果真正「落地」,轉化成造福社會的技術應用方案,更可催生大量相關的中、下游商業活動,維持經濟增長。

  全利五金塑膠玩具有限公司開發部經理梁雄偉稱,公司過去以舊有工業技術製玩具及其他產品的模具,惟近年「升級」,成功研發一部3D打印機,專門生產模具,令成本大大降低。舊有工業技術,一部機器花近30萬元,公司自行研發的3D打印機則只需一萬元成本,連帶材料等合計,轉由3D打印後,成本僅相當於過去的大約3%。

  助玩具業回流投智能生產

  梁雄偉指出,公司廠房主要在內地,隨着3D打印技術發展,有助香港玩具業回流進行智能生產,「舊式工業需要大批工人,但現代社會則比較重視創意及設計元素,我相信這方面本港會有較多專才,能夠與西方國家接軌,若果本港3D打印發展成熟,日後只要完成設計便可直接在香港生產,減省來往內地的成本,推動本港『再工業化』。」

  本港除了既有優勢,亦有當局大力配合,3D打印技術近年在工業層面普及使用,節省生產工序。生產力促進局「3D打印體驗廊」去年八月開幕,生產力促進局醫學、光學及精密工程首席顧問蘇文傑表示,開幕後反應非常熱烈,以往一年收到約500宗服務,現在則增加逾一倍;反映行業期望在產品及技術上有所提升。他說,業界對使用新技術反應踴躍,有餅店希望帶來新元素,為產品增值,故有意採用3D打印做出一些個人化產品。

  「體驗廊」服務最低收300元

  蘇文傑稱,不同行業如建築、鐘表珠寶、眼鏡、玩具及其他保健器材等,對3D打印都有需求,局方會按照客戶要求,為他們提供適合服務,例如有的可能只需打印手機殼,有的則要打印組件。局方會以收取成本方法來提供服務,成本包括物料價錢、機械運作以及工資等,有的服務最便宜只需300元,最貴的可能由十多萬至數十萬元。

  蘇又認為,生產力局對於推動本港再工業化提供了多項支援,3D打印正是其中之一,為行業提供智能生產,將技術保留於本港。生產力局早前自行研發能印食品的打印機及骨頭打印機,並開放技術,授權予業界應用,現時五間公司正接洽使用食材3D打印機。有企業更優化、改善生產力局現有授權的打印機技術,再另外申請專利,升級成為自己的技術,配合生產,真正將行業升級轉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