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樂問集/五千年首演\周光蓁

時間:2025-08-25 05:02:19來源:大公报

  上周本欄評述香港兒童交響樂團首次在維也納金色音樂廳演出。七十年前的本月,另一更具歷史意義的首演同樣在交響樂發源地的歐洲奏起,值得回憶。

  一九五五年八月,一個龐大的中國青年藝術團浩浩蕩蕩前往波蘭華沙,參加「第五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該兩年一度的活動是冷戰時期的重要演出平台,尤其是當時被歐美陣營孤立的中國,要通過文藝演出展示新中國的成就。

  跟之前幾屆不同的是,華沙舞台首次出現由中國樂師組成的管弦樂團,演奏既包括中國作曲家原創管弦作品,也有西方正統古典管弦作品。那是中華五千年文化交流史的首次,意義非凡。

  據一份筆者從老中央樂團成員獲得的節目單,三十一頁中英對照的節目表包括民間舞蹈、合唱、民樂合奏、獨唱及獨奏,以及管弦樂。後者包括四首中國作品,以及三首西洋作品,全部由韓中傑指揮。

  作為國家隊代表,而且是歷史上首次在歐洲演出,茲事體大,事前準備功夫特別充足。樂團主體由中央歌舞團管弦樂隊組成,另外借調上海小提琴家韋賢彰、柳和勳,客席小號首席夏之秋等,也特別請來蘇聯指揮家杜勃洛夫斯基,為樂隊作深入排練一個多月,出發前在北京盛裝預演(附圖)。

  開場曲是李煥之的《秧歌舞曲》,即大家熟識的《春節序曲》,以歡快的節奏及旋律,奏起中國管弦樂在世界舞台的歷史第一音。接着演奏劉鐵山、茅沅合寫的《瑤族舞曲》,王義平《貔貅舞曲》、馬思聰《山林之歌》首樂章。至於西洋古典包括波蘭《哈爾卡》序曲、韋伯《奧伯龍》序曲,以及柴可夫斯基第四交響曲終章。

  以此文向音樂前輩們致敬。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