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左起)中遠海運港口財務總監呂世傑、董事副總經理黃天祐、副主席張為、董事副總經理鄧黃君、副總經理陳鏗 大公報記者林靜文攝
【大公報訊】記者林靜文報道:受到行政費和專業費用開支增,加上秦皇島港減值損失撥備1980萬美元影響,中遠海運港口(01199)截至去年底止年度純利倒退42.5%至2.47億美元,遜預期,末期息減至每股7.8港仙。該集團去年一口氣併購三個海外項目,副主席張為表示,今年會進一步推進全球化碼頭布局,並進一步增加控股碼頭比例。
目前,大中華地區的碼頭佔中遠海運港口業務達三分之一,張為說,隨着海外項目逐個落地,料海外碼頭發展速度較大中華區塊,收益亦日趨平衡。他同時提及,行業已走出歷史性低谷,吞吐量和運價均有復甦。
中遠集運、達飛輪船、長榮海運及東方海外(00316)組成的海洋聯盟即將於下月啟動,早前已經公布年度航線規劃,張為透露,旗下多個碼頭已與海洋聯盟及其他兩大聯盟簽署合作協議,預期能為集團業務帶來大幅度的增長,當中希臘比雷埃夫斯碼頭和廈門港貨櫃量料可增長20%。
中遠海運港口早前與和記港口簽署合作協議,張為說,該合作對提升效益和降低成本有顯著幫助。至於今年首兩個月,旗下香港港口貨櫃量均錄得40%升幅,他則解釋,「由於是以不同口徑計算,未來的統計或有些變化,但一定好於市場水平,我們已感受到統籌經營帶來的益處」。
張為總結說,集團目標至2021年,總資產較2016年上升50%,權益吞吐量增長60%,持續經營業務淨利潤上升1倍。去年,集團總資產67.8億美元,按年減少23.1%;總權益吞吐量同比升5%至2947.3萬標箱,持續經營業務利潤同比減少近28%至2.09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