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王嘉傑報道:自從圍棋智能AlphaGo打敗了多位圍棋界大師後,人們又再次談及未來那些工種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為自動化科技對未來經濟的貢獻作研究,認為自動化可以將全球生產力的按年增幅由0.8%提升至1.4%。麥肯錫香港分公司總經理倪以理表示,雖然市場談及很多工種可能會被人工智能等自動化科技取代,不過調查認為,僅不到5%的職業可以實現工作活動的全面自動化;但有六成職業所涵蓋的工作活動有三成可自動化。
自動化改變了各行各業的日常工序及商業運作模式,當中包括礦工、園景設計師、銀行家、時裝設計師、電焊工及企業CEO。可是,自動化的發展需時,而發展的步伐更取決於多項因素,包括不同工作的活動內容、行業以及國家。即使自動化技術有能力承擔人類的工作,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研究顯示自動化技術的全面普及化至少需時數年,甚至數十年,因為將自動化技術融入特定的工作會受一系列的經濟及社會因素包括勞動力的供求所影響。
倪以理表示,目前有關自動化的討論主要集中在推行自動化時可能引發的大規模失業。事實上,要推動全球生產力及經濟發展,需要所有勞動人口的參與以及機械人的協助。
他又指出,最易受自動化影響的就是需要於高度穩定與可預測環境下的工作,以及資料的收集與處理。在美國,相關工作佔總體經濟的51%,相當於5.4兆美元的薪酬,此類工作最常見於製造、餐旅與零售貿易業。而且不僅是低技術和低薪酬工作會被自動化,中技能與高薪酬,以及高技能職業被自動化的可能性也相當高。不過,由於自動化大多都是能取代工種部分頻繁重複的工作,所以自動化能夠協助人類有更多時間處理更要「人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