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隔海觀瀾/「大罷免」遭重挫 賴當局仍不思悔改\朱穗怡

時間:2025-07-30 05:02:06來源:大公报

  「大罷免」民進黨「大失敗」,24位國民黨「立委」無一人被罷免。民進黨當局企圖通過罷免國民黨「立委」而奪取立法機構第一大黨的位置、掌控立法權的圖謀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這次「大罷免」投票也被視為是對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賴清德「期中施政」的檢驗,而投票結果顯示,台灣民眾對賴當局傲慢、蠻橫的施政作風強烈不滿。

  根據島內相關規定,罷免投票結果需符合兩項條件才能通過:一是同意票數須多於不同意票數;二是同意票數須達原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這次「大罷免」投票結果顯示,24位國民黨「立委」獲得的不同意罷免票遠多於同意罷免票,領先的幅度從近一萬票到三萬多票。尤其當中7位國民黨「立委」獲得的不同意罷免票比去年競選「立委」時獲得的票數還多,非但沒有受「大罷免」影響,反而還擴大了支持者的範圍。如此明顯的得票差距反映了民進黨掀起的「大罷免」不得人心,台灣民眾要用手中的選票給民進黨一個深刻教訓。

  此外,只有6位國民黨「立委」的同意罷免票數超過原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18位國民黨「立委」的同意罷免票數都沒有達到法定門檻,換言之,即使這18位國民黨「立委」的同意罷免票多於不同意罷免票,其罷免案也不能通過。這反映了民進黨在這些選區的動員力不足,連25%以上的同意罷免票門檻都沒有達到,顯示其基本盤有所鬆動,一些中間選民和「淺綠」選民也不認同民進黨為掌控立法權而發起惡意罷免。

  島內相關規定雖然賦予選民有罷免公職人員的權利,但前提是該公職人員須有失職之處,且任職要滿一年之後才能提出罷免。但民進黨早在去年「立委」選舉失去立法機構第一大黨的位置後就開始籌謀通過罷免國民黨「立委」重奪立法機構龍頭地位,而且數月前提出罷免案時根本說不出國民黨「立委」何處失職,只是籠統地扣上「親中賣台」的「紅帽子」。稍有理智和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樣的罷免案毫無正當性可言,但民進黨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仍動用龐大的政治資源強行推動「大罷免」,挑戰台灣主流民意的道德觀和價值觀的底線,挑戰「多數服從少數」的民主體制,可見其手段狠辣和粗暴。這固然與其街頭運動出身的草莽風氣有關,更因為去年民進黨首次接連第三度贏得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讓該黨以為它在台灣政壇無人能敵,以為自己可以「長期執政」,從此肆無忌憚、橫行霸道,甚至把在野黨稱為應該被去掉的「雜質」,已然目中無人,加之民進黨當局領導人兼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施政作風狂妄偏執、不擇手段,一場加劇台灣社會撕裂的「大罷免」鬧劇因而在島內上演。結果,民進黨嚴重誤判台灣民意,在「大罷免」首輪回合一敗塗地,反映了台灣主流民意對民進黨當局的約束力量。

  俗話說「江山易改,稟性難移」,民進黨雖然在「大罷免」首輪回合中遭重挫,但其蠻橫作風和「台獨」路線預計不會有明顯改變。有民進黨官員日前還叫囂「剿匪不是一次就可以成功」,竟把罷免國民黨「立委」視為「剿匪」,可見其不知悔改。而賴清德也在網上社交平台發文「感謝罷團的努力」。看來,正如台灣民眾所說「民進黨不倒,台灣不會好」。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