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黑雨再襲港 跨部門兩小時內清理水浸

時間:2025-08-03 05:01:42來源:大公报

  左圖:渠務署緊急應變隊處理北大嶼山公路水浸。右圖:渠務署緊急應變隊處理西貢大網仔水浸。

  【大公報訊】記者伍軒沛報道:天文台昨日上午發出黑色暴雨警告,是本港15年來首次於一周內兩次黑雨(詳見表)。渠務署超過110隊緊急應變隊伍出動,巡查全港約240個容易淤塞地點,確認有5宗水浸個案。面對極端天氣頻發,有專家認為,香港的應對能力已能看齊其他國家大城市,建議政府加強監測水浸黑點及排水系統,針對地區發放資訊,讓不同地區居民第一時間作出反應。

  部分地區錄得超過100毫米雨量

  本港於上周二(7月29日)經歷黑雨後,昨日再被黑雨侵襲兩小時,天文台於清晨6時50分發出黃雨警告,9時10分升級為紅雨,45分鐘後再升級為黑雨。大公報翻查天文台紀錄,自1998年3月有紀錄以來,今次是第三次於一周內兩次發出黑雨警告,對上一次是2010年7月。

  天文台於前日(8月1日)已預告,活躍西南季候風會在周末影響華南沿岸,加上高空擾動靠近,大氣條件有利對流發展,周末期間廣東沿岸有大驟雨及狂風雷暴。天文台昨日在多處地區錄得超過70毫米雨量,九龍部分地區、青衣更錄得超過100毫米。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昨日再次迅速應變、協調調動資源,保障市民安全。渠務署表示,昨日上午9時10分啟動緊急事故控制中心,截至中午12時許,確認5宗水浸,分別位於北大嶼山公路(往九龍方向近陰澳灣)、屯門公路(近青龍頭)、西貢大網仔路、青衣西北交匯處、荃灣沙咀道近荃景圍,局部行車線水深高達200至300毫米。渠務署與路政署緊急應變隊合作,於各處水浸發生兩小時內清理現場,未有嚴重水浸個案。

  出動無人機檢視耀興道狀況

  香港城市規劃師、立法會議員林筱魯昨日接受大公報訪問表示,香港應對極端天氣的能力已能看齊其他國家大型城市,一周內兩次黑雨,政府反應算是迅速。但他認為,香港現時應對暴雨的做法,仍是偏向「單次事件」為應急的設計框架,美中不足是未有一套預早應對措施。政府有應對暴雨的監測系統,亦已聯動於緊急應對部門,但若能在水浸黑點及排水系統加強監測,在暴雨來襲時,即時將有地區針對性的水浸資訊發給當區居民,讓居民能夠有效避免受影響,能夠更有效地減低暴雨每次帶來的影響。

  香港規劃師學會前會長李建華向大公報表示,隨着極端天氣越趨頻繁,加上香港有多個新區發展,應對極端天氣的工作不能停,尤其是做好地下工程,疏導雨水。

  土力工程處表示,筲箕灣耀興道旁的山坡下方,上周初特大暴雨期間,雨水從排水渠溢出;昨早港島東雨勢特別大,影響筲箕灣一帶,該處於雨勢暫緩期間,出動無人機從高角度檢視耀興道旁山坡的排水系統狀況,見到經改善後的排水設施能更有效地減少溢流,盡量降低對道路使用者的影響。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