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個說法叫「換皮遊戲」,指同一個遊戲玩法或者遊戲引擎,換一套美術包裝和故事背景,「換湯不換藥」就變成了另外一個遊戲,再騙一波玩家。我剛剛看完的《F1電影》也可以說是一部華麗的「換皮電影」。
先說這張「皮」。一級方程式賽車是這顆星球上最具「速度與激情」的運動之一。當F1賽車飛馳而過時,破空前行的是尖端工業技術的結晶。令人目不暇給的速度,加上引擎震耳欲聾的轟鳴和觀眾山呼海嘯的歡呼,奠定了這部電影「視覺盛宴」的基礎。
但是《F1電影》的故事核心,實在太太太太套路了:少年成名的天才、意料之外的失敗、自暴自棄的墮落、再次出山的契機、鍥而不捨的訓練、萬眾矚目的決賽、最後時刻的翻盤……是不是在無數電影電視作品中看過無數次了?《F1電影》講了一個不錯的故事,但前提條件是你沒看過《洛奇》、《一球成名》、《絕殺慕尼黑》、《翻滾吧!阿信》、《點五步》等等熱血體育電影中的任何一部……同一個套路,看過了拳擊版、足球版、籃球版、體操版、棒球版等等之後,即使賽車版的「皮」再華麗再炫目,也無法帶來更深層次的觸動了。電影主創團隊豈能不知道自己劇本的「老土」,高情商地說,他們「路徑依賴」,選擇了一條已被驗證的、觀眾易於接受的道路,低情商地說,他們「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