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綜合新華社、朝日電視台報道:日本多地近日遭遇極端高溫和乾旱,今年7月的平均氣溫是連續第三年刷新歷史紀錄,多地降雨量不足常年10%,水稻生產受到嚴重影響。
根據日本氣象廳1日發布的數據,今年7月日本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2.89℃,為1898年開始統計以來,連續三年打破歷史紀錄。此外,7月日本全國4565個地點出現35℃以上高溫,為2010年以來最多。最新預報顯示,酷暑仍將持續,尤其在5日,多地氣溫40℃,東京都心也將上升至37℃,可能刷新今年高溫紀錄。
與此同時,日本多地今年7月的降水量不及常年均值的一半,東北地區和北陸地區7月降水量更是創下1946年以來歷史新低,分別只有往年的13%和8%。部分地區水庫蓄水量告急。日本國土交通省8月1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該部門和水資源管理機構下轄水庫中,有33座水庫蓄水量低於常年平均水平,位於岩手縣和宮城縣的兩座水庫蓄水量已經「歸零」。
高溫少雨地區中有不少是日本稻米產地,因而水稻長勢受到影響。在日本水稻種植中心新潟縣,乾旱導致稻田地面開裂,稻株枯萎,變得像稻草一樣。當地農協稱,如果到8月初稻田仍得不到充足的水分,水稻可能無法結穗,導致大米產量下降。7月30日,日本農林水產省首次組建「缺水高溫對策本部」商量對策。去年夏季,日本大米生產就受極端高溫影響而歉收,全國都曾出現「米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