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王黎光認為,山水彰顯出的文化價值賦予了山村更多功能,繁榮鄉村,留住人才,才是文化建設的根本。圖為廣西陽朔風景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王黎光,今年特地帶來了一份「以全國鄉鎮文化館站為依託建立全民美育體系」的提案。他建議,以全國各鄉鎮縣文化館站為抓手和建設主體,以藝術教育為突破口,承擔起全民審美心智培養的重要職能,達到「以文化人」的作用,彌補地方基層文化建設缺失和地方基層美育教育薄弱等現實問題。「文化自覺一定是通過文化教化才能形成。」他說:「美育教育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段,它帶給人類的成長作用是巨大的。」
他認為,在新時代的今天,受限於自然傳承人的人文教育和知識層面的束縛,民族文化在傳播過程中出現了「難以適應當代人群審美」的問題,「傳統文化一定要與時俱進,要與現代文化相結合,還要與世界上其他地區的文明相互借鑒、吸收。」因此,他亦提出,應發揮高等藝術院校對全國鄉鎮縣文化館站的引領、指導、協同、合作等作用,強化其對當地文化產業發展、提升全民文化自信力方面的不可替代地位。
「如果能在全國二千八百多個縣裏對文化傳承人進行系統培訓,那麼他將兼具文化底蘊和人文修養,也將對本民族文化發展有着充足自信力以及正確方向感。」他說:「如果如此,文化傳承的力量將非常強大。」正如他一直以來所秉持的,即使千百年來話語體系不斷發生變化,人們血脈中的民族魂和文化根底始終沒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