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2025年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浙江行之2/浙江民企 走出獨特全球化之路

時間:2025-08-16 05:02:31來源:大公报

  圖:浙江正泰集團工作人員(左一)接受「2025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浙江行」學生採訪。/大公報實習記者林文烯攝

  東海之濱,寧波舟山港一派繁忙。而在幾百公里外的正泰新能海寧基地生產車間裏,一條條自動化生產線正在高速運轉,一托托用木製框架打包好的太陽能光伏板被裝入集裝箱內,等待着運往港口,發往德國、巴西、西班牙等國家。

  作為民營經濟大省,浙江憑藉其完善的產業鏈優勢、政策靈活度及市場敏銳度,助力無數像正泰這樣的浙江企業將「藤蔓」伸向各地,揚帆出海貨通全球。8月4日,「2025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浙江行」學子走進浙江正泰集團,了解這家智慧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如何通過持續輸出新技術、新產品,在海外打造本土化產業鏈,走出特色國際化之路。/大公報實習記者 張惟一、吳梓雲、肖霄、林文烯杭州報道

  走進杭州錢塘江南岸正泰集團創新體驗中心,起家產品之一的小型斷路器被陳列在展廳一側,經數次迭代升級,產銷量已躍居全球第一。「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電,正泰最早做的便是與電相關的低壓電器產品。」正泰集團工作人員舉起一個小型斷路器,「如今像這樣的斷路器,正泰平均1.2秒即可生產一個。」

  正泰創始於1984年,前身是樂清縣求精開關廠。這個當年用5萬元人民幣開啟運營的小廠經過四十餘年的發展,如今業務已遍及1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在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家實現了本土化製造。

  合作共贏 收穫海外客戶尊重

  「正泰的國際化有自己的特色。」正泰集團文化傳播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比較早地跳出了單純的『賣產品』模式,而是在全球化過程中,持續把新技術、新產品向國際市場輸出,打造了一系列數字化、本土化、智能化的產業鏈,促進當地的產業升級,不斷在合作共贏中獲得當地客戶的青睞與政府的尊重。」

  埃及的1埃鎊硬幣上,雕刻着太陽和光伏電板圖案,見證了正泰參與承建的世界最大光伏電站之一 ─本班光伏產業園的落成。「產業園選址在位於撒哈拉沙漠東部的埃及阿斯旺省,是因為該地全年降水稀少,是世界上光照最充足的地區之一。」然而,由於尼羅河乾旱,附近水電站的實際發電能力未能達到設計預期,而本班光伏電站正好彌補了用電缺口。

  儘管此前有沙漠建造光伏電站的豐富經驗,但在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施工,環境遠比正泰想像得更為惡劣。「埃及夏天長達四個月,夏天平均溫度大約50多攝氏度,地表溫度逼近80攝氏度。」相關負責人說,在撒哈拉沙漠的另一個考驗是沙塵暴,「它的脾氣陰晴不定,來得又快又猛。」

  深耕埃及 與當地員工結下情誼

  有時跑得匆忙,工人們來不及帶走工具和材料,等沙塵暴過去再返回尋找時,發現它們早已被埋藏在厚厚的沙堆裏了。「整個工程建了兩年多的時間,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中,遠赴撒哈拉參與項目的正泰員工與埃及當地工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後來大多數人都選擇留了下來,成為了我們埃及子公司的首批員工。」

  從團隊組建聚合中埃雙方經營智慧到本土化運營團隊,正泰逐漸在埃及站穩腳跟,如今埃方員工佔比達60%以上。「深耕埃及市場的這些年裏,正泰不斷推進為埃及電力市場提供專業服務的廣度和深度,逐步成為當地市場知名的國際電氣解決方案提供商,產品廣泛應用於埃及電力局、政府及各類項目,並服務光伏、暖通、通信、水處理等多個關鍵民生行業領域。」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