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是時下大家最多討論的話題之一。「別煩我,焦慮呢」成了不少人的口頭語。據我觀察,焦慮的原因有許多,過度關注負面小概率事件,是其中之一。所謂小概率事件,包含兩層意思。其一,指某事發生的概率很小,如果只做一次試驗,它幾乎不可能發生;其二,如果多次重複試驗,那麼它又幾乎是必然發生的。彩票中大獎是典型的小概率事件,如果只買一次,中大獎的可能很小,但如果重複多次不停地買,概率就大大提高。
生活中有不少事屬於小概率,比如飛機失事。統計表明,飛機失事的概率遠低於其他交通工具,但如果乘坐飛機前,老想着失事的風險,就會焦慮不已。互聯網條件下信息密布的生活環境,加劇了我們對負面小概率事件的關注。在前網絡時代,很多信息隱於我們感知的暗處,互聯網的出現像一道極強的光,四下掃射,把那些我們以前看不到或看不清的信息暗角落全部照亮了。再加上算法推薦,你但凡在飛機失事的消息上多停留一會兒,它就恨不得把自有飛機以來全世界所有失事的飛機全部推送給你。
負面小概率事件引起的焦慮又被視頻化的信息傳播所加劇。相比而言,文字信息訴諸於人的想像,比如,「鬼」是令人恐怖的,但書上寫到的「鬼」,到底有多恐怖取決於你想像恐怖的能力。視頻裏的「鬼」卻直接把製作者想像恐怖的能力傳遞給你,而且是以張牙舞爪直撲而來的方式。尤其是在AI加持下,它所承載的不僅是製作者想像恐怖的極限,而且薈萃了人類關於恐怖的一切想像。
當然,鬼是不存在的。但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總有害怕的東西,當它們在網絡信息場中「組團」襲來,大概率又還是以視頻的形式,我們經常難以想起它們絕大多數其實是小概率事件了。此時不妨像老道捉鬼那樣大喝一聲:呔,小概率事件。焦慮或許會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