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國成都全球「創交會」聚焦世界科技前沿

時間:2016-06-26 13:29:32來源:大公網

2016中國·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世界未來科技論壇」。(四川傳真)

  大公網6月26日訊(記者李兵)6月24日至26日,2016中國·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以下簡稱「創交會」)隆重舉行,包括3名諾獎得主、14名兩院院士和國際知名學者在內的大咖雲集蓉城,共話世界科技新未來,把脈創新創業新趨勢。

  中國版諾獎9月公布

  6月25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成都市共同主辦的「世界未來科技論壇」隆重舉行,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村修二、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阿瑟.麥克唐納,以及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鄔賀銓、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首席科學家丁洪等全球頂尖科學家,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和世界科技前沿信息。

  丁洪透露,內地民間組織「未來論壇」正在醞釀頒發未來科學大獎——「中國版諾貝爾獎」,獎勵的重點是基礎科學。首設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兩個大獎,明年將增設數學和計算機科學、技術獎,每個獎項獎金100萬美元。在大中華區範圍內,一些領域做得最好的科學家有望獲得此獎項。目前,獎金來源主要由李彥宏、張磊、丁健、沈南鵬、鄧鋒、吳鷹、吳亞軍、徐小平等企業家捐贈。

  「科學是很酷的!我們希望通過這個獎,把這個概念傳達給年輕人。」丁洪說,一方面獎勵科學家,另一方面激發年輕人熱愛和崇尚科學。

  當天還傳出一個重磅消息:第一個綜合國家實驗室方案已上報給中科院,設想是放在上海。丁洪介紹,美國共有4個綜合性國家實驗室,與周邊的大學、企業、政府聯繫密切,往往是一個區域的創新中心。中國的綜合性國家實驗室也完全有條件進行區域布局,比如上海、北京、合肥、廣東、四川等都可以成為潛在的設置地。

  激光照明將取代LED

  節能燈、彩屏手機、大屏全彩顯示器……這些科技產品早已融入日常生活。這些成果源於上世紀90年代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發明的藍光二極管,他因此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中村修二介紹,藍光二極管早廣泛用於日常生活,但是處於科技前沿的藍色激光僅運用在光盤錄制中,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藍光碟」。「藍色激光還可以運用在醫療、探測等領域,比如,用藍色激光可以探測DNA,造福人類。」中村修二說,10年內,激光照明應該會取代LED燈。

  今年3月,中村修二曾到蓉城,獲電子科大榮譽教授,有望與該校基礎與前沿研究院合作,就藍色激光領域進行研究拓展。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院院長王志明表示,希望中村修二帶領其前沿團隊來蓉進行藍色激光研究,培養一批學術領域人才。

  創交會期間,一個個世界科技前沿陸續發布。SpaceVR創始人RyanHolmes表示,只需要7.5萬美元就可以發送一個衛星;Hyperloop膠囊列車聯合創始人彼鮑·伯格瑞斯塔聲稱,正在研製的膠囊列車,僅僅兩個小時就可以實現從北京到上海……

  前沿科技目不暇接

  6月24-26日,2016中國·成都全球創新創業成果展舉行,吸引了300余家國際知名雙創城市、全球科技巨頭、國際知名品牌、頂尖科技公司參展。

  「小勇,給我們跳支舞吧!」隨着音樂響起,名叫小勇的機器人歡快的跳了起來,贏得圍觀者陣陣掌聲。四川致遠恆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員工鄧冰介紹,小勇是一款服務機器人,它不僅可以遙控智能家具,還能為老人解悶,成為孩子們的小老師。

  會做飯、懂陪伴、能教書,這些形態各異、功能不一的智能機器人有五六款。模仿太陽光的智能落地燈、根據光線控制百葉窗的控制器、虛擬現實相機LucidV,還有無人機、摺疊汽車……一大批代表國際創新創業新技術、新潮流的高新技術產品,看得人眼花繚亂。

  「成都聚集全球資源要素,正在成為世界創新創業的熱點。」在當天的「雙創指數」發布會上,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創新創業(成都)基地負責人王亞松介紹,2016年5月,成都創新的關注量是2014年底的320倍,創業的關注量達488倍;從城市間橫向比較來看,目前成都的雙創關注熱度為18.64%,遠遠高於杭州的15.99%和武漢的10.55%。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