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上,那個令我迎風流淚的同心結,大圓無方,造型設計是那麼的簡單,卻又是那麼的雍容、優雅,寓意吉祥,那麼的能夠象徵着中國人追求團結、追求和諧的良好意願。
可是,大橋的工作團隊,卻是在日夜競賽。用香港人的思維方式,說得明白點,是競爭,而競爭,就必然講求擊倒對方的致勝策略,必然產生患得患失的壓力,如何能將壓力變成動力,不但是中國人意志的表現,更是大橋管理智慧的體現。
這樣巨大的工程建設,涉及許多科學理論和技術上的無中生有,發現與創新,當然還有當中的許多機密,但大橋的管理層,卻敢於把工程透明化,善於隨機應變,遇到難題便攤開討論,實行腦袋激盪,成功地推動團隊上下積極性,讓所有人在競爭中無視壓力,反而燃起心中的火,開足馬力,將每點力量都向同一方向使出,保證工程順利進行和完成,還有安全和120年壽命的要求!
不吹噓那些使人難以喘息的大小挑戰,難以言狀的張力壓力,反而將工程分成大大小小的賽區,進行速度和解難競賽,不是我要贏你要輸的那種世俗競爭,而是用「比學趕超學」的中國方法,推動合作性和積極性。
中國人就是不怕比較優劣(比),還歡迎互相觀察、觀摩、學習(學),比較觀察之後發覺自己落後便要學習對方所長迎頭趕上(趕),做得快做得好的便要去幫人,做完了要將剩餘的資源給別人用(幫),爭取趕過來後又超越他人的成績(超),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不斷超越(學)。吁,我的天!「比學趕幫超」!看了也使人覺得累!更使人驚訝的是比賽勝出的獎品,只是別在襟上的一朵大紅花和一紙證書,沒有獎金,沒有物質獎賞,大家滿足的是有所貢獻的成就感和個人尊嚴的肯定。
沒有保留,互相激勵,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奮力的比學趕幫超,那麼單純,那麼熱熾,那麼不計較報酬得失,那麼願意貢獻自己,中國人萬眾一心,還有何事不可為?
沒有穩定而強大的國家,沒有以人民福祉為前提的政府,沒有牽動全國上下那顆克服困難,振興中華的心的魅力領袖,中國人又怎能如此上下一心⁈
再看香港那幾個費盡心思在海內外播獨的小丑,更覺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