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譚鐵牛堅信港科研潛力

時間:2017-12-21 03:15:23來源:大公網

  圖: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在建造業議會午餐會上,以「創新科技:全球新態勢與香港新機遇」為題演講

  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昨在建造業議會午餐會上,以「創新科技:全球新態勢與香港新機遇」為題演講。他認為,香港發展創科有現實需求,亦具備扎實基礎和社會共識,加上中央政府堅定支持和特區政府堅定決心,相信香港可打造成具國際影響力的科學研究中心、科技服務中心和科技協同中心。/大公報記者 莊恭誠

  學者出身的譚鐵牛在演講中提到,世界在未來二、三十年內將迎來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這源於物質結構、宇宙演化、生命起源和意識本質等一些基本科學問題正孕育重大突破,將催生新的重大科學思想和理論,而在需求的強大拉動下,新技術發展亦會突飛猛進,不斷創造出新產品、新需求和新業態,對全球經濟發展及世界格局的調整變革都將產生根本性影響。機會稍縱即逝,抓住了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

  可發揮源頭作用

  談及全球創科新態勢,譚鐵牛預料除了前沿基礎研究、重大顛覆性技術、綠色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領域值得留意,未來國際科技合作亦會日益緊密,合作重點將圍繞氣候變化、能源資源短缺、糧食安全、網絡安全、生態環境污染等全球共同挑戰,並向更高層次和更大範圍發展。他亦指,全球科技創新格局正出現重大調整、走向三足鼎立,由歐美為中心向北美、東亞和歐盟加速發展,其中中國、印度、巴西和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的貢獻率正快速上升。

  對於香港所面對的新機遇,譚鐵牛首先提及中央政府的堅定支持和特區政府的堅定決心。他引述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指中央支持香港發展創科事業,培育新興產業,支持中小微企和青年在內地發展創業,又引述「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指中央希望發揮港澳地區的獨特科技優勢和開放平台作用,而國家科技部亦已表明將積極推動香港建設成面向國際的國家級科技創新中心。

  譚鐵牛還認為,香港發展創科具有現實需求,例如未來國際金融中心將由科技驅動,金融科技對於香港維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必不可少,而且香港還具備高校水平高、人才聚集多、專業領域發達等扎實基礎,香港社會對發展創科亦有共識。譚鐵牛在演講中亦提出科學研究、技術創新、產品生產和市場銷售四要素循環概念,指香港可發揮源頭作用,推動這一循環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運作。

  譚鐵牛強調,香港作為高度國際化的城市,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下,通過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和提升在國家科技發展中的功能,可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研究中心、科技服務中心和科技協同中心,從而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