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上栗花炮享譽世界,花炮不僅是上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更是當地涵蓋煙花、禮花等九大類4000多個品種的支柱產業。在各大舞台亮相的上栗煙花,綻放出中國文化的自信和產業底氣。
當維多利亞港的夜空被漫天煙花點亮,香港市民沉醉於那片絢爛光影時,是否有人會探尋:這些綻放的煙花,到底從哪裏來?承載着怎樣的產業故事?7月24日,「2025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江西行」採訪團走進有着千年傳承的「中國煙花爆竹之鄉」─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親身探尋這座小城的產業轉型之路,親眼見證這一延續千年的傳統行業,是如何憑藉科技創新煥發出新的生機,更在全球舞台上綻放出屬於中國的文化自信與產業底氣。\大公報記者彭倩玉 實習記者林浩星、陳詩琦、彭倩文 上栗報道
提起上栗,最著名的當屬花炮文化。上栗是花炮的發源地,製售花炮已有近1400年的歷史,是享譽世界的「中國煙花爆竹之鄉」。中國爆竹祖師李畋,便出生於此。《唐史》載:李畋,江南西道袁州府上栗麻石人氏。相傳,唐太宗李世民被山鬼迷纏,遂詔書全國求醫。時年24歲的布衣獵人李畋應詔揭榜,借打獵用土銃原理,採用竹筒裝入硝,爆驅逐山魈邪氣,使唐太宗龍體康復,遂封他為爆竹祖師。
全自動生產 產能升14倍
千年來,上栗人不斷改良花炮製作工藝,花炮不僅成為上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更發展為涵蓋煙花、禮花等九大類4000多個品種的支柱產業。隨着社會的發展,傳統花炮產業面臨着環保、安全、產能等多重挑戰。目前上栗開始推動花炮產業的科技轉型,走出了一條創新發展、文化出海之路。
走進上栗國際花炮會展中心盛譽煙花展廳,一套令人驚嘆的智能生產系統率先吸引了香港學子們的目光。據該公司董事長黃樂享介紹,這套全流程智能生產線實現了從空盒上料到藥物精準裝填、再到成品自動裝箱的一體化作業,日產能達到傳統作坊的15倍,而人工接觸危險工序的概率更是直接降低95%。從昔日依賴人工的傳統作坊,到如今高度自動化的生產流程,盛譽煙花投入巨資新建標準化廠房,將煙花製作的每道工序拆解細化、實現機械化生產,不僅大幅降低了人力與時間成本,更以高效產能從容應對全球市場的龐大需求。
如今的上栗,已建成62條自動化生產線。近年來,上栗縣以全國煙花爆竹轉型升級集中區建設為重要契機,全力推動產業向安全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邁進。
東方美學在全球絢麗綻放
當綠色科技為上栗煙花出海築牢「通行證」,深植於產品肌理的東方文化美學,更成為其贏得全球市場敬意的「金名片」。2025年7月,越南峴港第十三屆國際焰火比賽上演巔峰對決,來自江西上栗的洋灃藝術焰火燃放有限公司與意大利、加拿大等老牌勁旅同台競技。江西洋灃藝術焰火燃放有限公司,以「璀璨峴港、明日之城」為主題,用極具意境的「錦上添花」等創意圖景,配合突破性的音樂融合設計,一舉奪得冠軍,一舉打破歐美隊伍十餘年的壟斷,更是中國技術實力與文化自信的生動詮釋。
以文化為帆,以創新為槳,上栗煙花不斷創新表達形式:致敬袁隆平「禾下乘涼夢」的「稻穗煙花」,將對科學家的敬意與糧食安全的關切化作空中金色稻;江豐煙花針對Z世代打造的「順風車」系列,憑藉潮流動感的設計在抖音平台創下5.5億播放量;而風靡歐美的迷你掌上煙花,小巧溫馨,將東方家庭的溫情傳遞到無數海外客廳。
品質文化雙重保證 暢銷海內外
從產品輸出到文化體驗輸出,上栗煙花正在重塑全球消費者對「中國煙花」的認知。通過持續舉辦創意焰火燃放活動、參加國際展會,上栗煙花將「花炮故里」的文化名片遞向世界,其「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身份,更成為品質與文化的雙重保證。如今,上栗煙花已從城市的節慶商品,蛻變為全球舞台上的文化使者,它在點亮異國夜空的同時,更讓中國非遺文化的生命力與創造力,在世界範圍內綻放出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