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逾三成中學生有「國民身份危機」

時間:2016-12-05 03:15:06來源:大公網

   

  香港政策研究所昨天公布學生國民身份認同的調查報告。大公報記者文軒攝

  大公網12月5日訊(記者文軒、湯淩琰)香港政策研究所(下稱研究所)昨日就中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發表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半數以上受訪學生對中國國民身份有較強認同,八成多對香港身份有較強認同。有三成受訪學生對香港的身份認同比中國身份認同顯著地高,存在「國民身份危機」。該機構認為政府需由公民教育入手,加強香港及中國歷史、政治和政制的教育,讓學生傳承香港「根在中國」的傳統,並使更多香港學生有機會到內地交流、學習,增強對自身身份的認同感。

  建議從公民教育入手

  研究所於今年五月至七月,就全港中五學生的公民意識及國家認同感,成功訪問2008名學生。調查結果顯示,86%受訪者對香港有較強身份認同,而對中國有較強身份認同的為57%。而較認同中國身份的學生當中,95%都認同香港身份;反之較認同香港身份的學生,有64%較認同中國身份,36%則表示不認同。調查亦指,有近31%的受訪學生對香港的身份認同比中國身份認同顯著地高,存在「國民身份危機」。

  研究所行政總裁馮可強認為,年輕一代或因為未經歷過建國以來的一系列變化,對國家身份認同較弱。他建議政府從公民教育入手,學校容許討論「港獨」,透過討論過程,引導學生面對問題,並改善現有的教育方式:如補充修訂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指引;鼓勵開發教學資源,加強學生的服務學習及體驗,使更多香港學生有機會到內地交流、學習,增強對自身身份的認同感。

  應加強中國歷史教育

  馮可強亦表示,應加強香港及中國歷史、政治和政制的教育,讓學生傳承香港「根在中國」的傳統,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國民身份觀。

  研究員馮智政表示,約70%有「國民身份危機」的學生從未參與政治活動,故不能單以警方執法及行政措施阻嚇,而需由教育入手。他指出,有「國民身份危機」會影響行為表現,以至投票傾向,未來會對「一國兩制」及政治穩定構成影響。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