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嫦五」「嫦六」月壤首次在港同場展出

時間:2025-08-01 05:01:29來源:大公报

  左圖:「中國的航天、航空及航海」展覽展出嫦娥六號返回艙及降落傘實物。右圖:奮鬥者號深潛器原尺寸模型,配備從馬里亞納海溝萬米深處採集的海水樣本,讓觀眾能親身感受深海探索的震撼。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與國家航天局聯合主辦的「無盡探索:中國的航天、航空及航海」展覽今日(8月1日)於香港科學館隆重揭幕。展覽匯集逾百件模型、實物及互動展品,包括嫦娥六號月球樣本、返回艙降落傘實物等「國寶級」展品,更有長征五號火箭及奮鬥者號深潛器1:1原尺寸模型震撼亮相,展現國家在三大領域的尖端成就。

  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副主任李陽表示,透過展覽讓更多香港年輕人了解航天、航空、航海知識,有助推動香港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攀升。\大公報記者 鍾潔樺(文) 融媒組(圖、視頻)

  展覽分為航天、航空、航海及香港專區四大展區,即日起至9月7日於香港科學館舉行,市民可免費參觀。

  冀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熱忱

  香港科學館總館長劉啟業在開幕典禮上致辭時指出,展覽以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採樣返回」里程碑為引,短短數周內完成布展,展出逾百件展品,「這些樣本一年前還置身38萬公里外的月球背面,如今已來到香港市民眼前」。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副主任李陽表示:「我們特別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讓廣大香港同胞能夠直觀感受祖國科技創新發展的輝煌成就,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對科學的熱情,讓更多香港年輕人了解航天、航空、航海知識,助推香港科技創新能力的不斷攀升。」

  展覽首次同場展出嫦娥五號(月球正面)與嫦娥六號(月球背面)的月壤樣本共6份,觀眾可近距離對比兩者差異。科學館館長(展品)袁月寶講解了月壤樣本的科學價值:「展廳特別配備高倍顯微鏡,讓觀眾能觀察到月壤的顆粒狀和粉末狀兩種形態。這些珍貴樣本揭示了一個重要發現:嫦娥六號帶回的月球背面樣本證實了月球在數十億年前曾存在長達十幾億年的熔岩活動,這為研究月球地質演化提供了關鍵證據。」

  在航空工業領域,展覽特別展示了我國「20系列」飛機家族,包括殲-20隱形戰機、運-20大型運輸機、直-20通用直升機等先進機型模型,以及國產航空發動機和高水平大型實驗設施。

  在航海造船領域,李陽特別介紹被譽為「國家造船業三顆明珠」的重要成果:「我們集中展出了航空母艦、愛達魔都號豪華郵輪以及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的精密模型,這些成果代表着中國造船業的最高水平,展現了我國從造船大國邁向造船強國的堅實步伐。」

  袁月寶補充,戶外展區特別設置了全長逾20米的長征五號火箭1:1模型,以及奮鬥者號深潛器原尺寸模型,其中深潛器更配備從馬里亞納海溝萬米深處採集的海水樣本,讓觀眾能親身感受深海探索的震撼。

  奮鬥者號採集萬米深海水

  在香港專區,展出香港科學家的卓越成就,包括理大容啟亮教授團隊研發僅400克的「表取採樣執行裝置」成功用於嫦娥探月任務,以及390克的「火星相機」為天問一號提供高清影像;吳波教授運用AI技術分析火星圖像,耗時三年建立三維模擬系統,精確選定着陸點;浸大邱建文教授作為中國首批深海科考科學家中僅有的五位成員之一,曾搭乘「蛟龍號」下潛至7000米,並於2024年擔任國際科考任務共同首席科學家。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