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抗戰歲月 口述歷史篇/九旬老香港:日本仔打到來,真係死好多人 三年零八個月苦難 憶起都是血淚

時間:2025-08-01 05:01:33來源:大公报

  左圖:李國楠的父親於戰前開設維修鐘錶及賣錶的「李應記」,在1941年日軍攻佔香港時,遭「勝利友」搶掠一空。中圖:香港居民在日佔時期要到日軍經營的白米配給所,以高價購買米糧。右圖:1941年日軍攻佔香港,令香港居民經歷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歲月。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隨着歲月流逝,經歷過日佔香港三年零八個月苦難的人已為數不多。大公報記者採訪仍然健在的戰爭親歷者,聽他們口述歷史,並通過香港歷史學者講解日佔時期的證物,揭露日軍暴行。

  只有認識歷史、銘記歷史,才知國安則家好,才能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大公報記者 李雅雯(文) 許棹傑(圖、視頻) 李斯達(資料)

  「真是好慘,日本仔打到來香港,真係死好多人,有餓死,又有被打死。」1941年12月25日,時任港督楊慕琦向日軍投降,在三年八個月黑暗歲月裏成長的李國楠如今已是高齡92歲,他回憶80多年前的艱苦日子時,眼角不禁流出淚水。

  惡賊至 家中店舖洗劫一空

  李國楠的父親於戰前在亞皆老街615號開設鐘錶維修及賣錶的「李應記」。1941年日軍攻打香港時,他約七、八歲。當時李家在亞皆老街的「李應記」店屬前舖後居,日軍侵佔香港,李國楠便輟學,整整三年零八個月無書讀,無飯吃,生命朝不保夕。

  「當日我返學途中,出門望到天空有戰機、聽到炮響,我還以為是演習,聽到有人大嗌日本仔打到來了,我便回家。」李國楠憶述日軍佔領香港的頭三天,香港陷入無王管的大混亂。

  「『勝利友』周圍搶掠,說到家店,一殼眼淚!」他回憶當時父親任民間防空員維持治安,但面對依附日軍的流氓漢奸趁火打劫,一邊叫囂「勝利」,一邊闖入店舖搶鐘錶,並衝入倉庫搶掠所有貨品,大家都不敢反抗:「我記得由早上11點搶到下午4點,足足五個鐘,連我(當時七歲)的衫仔都搶,店舖飾櫃都打爛晒。」李國楠表示,日軍佔領香港後的頭三天,准許官兵姦淫擄掠作獎賞。

  李國楠還記得街口設有站崗駐兵。日軍不時半夜拍門,搜查有沒有窩藏罪犯:「驚都無法,反正驚慣了,因為驚到懵了,人都不懂驚!」他印象中的日本官兵是身材矮小的「蘿蔔頭」,他說,大部分士兵是來自當時日本屬地台灣及韓國:「日本人都是高級軍官,好細粒,五呎高都沒有,軍靴鞋底鑲鋼板,好厚,行路『角角』聲響,最記得普通士兵的鞋,凸出了腳趾公。」

  其後日軍要求所有商店重開,強行製造生活照常的假象,但「李應記」經搶掠後已無貨可賣,李家靠維修鐘錶的手藝勉強營業。他憶述日軍喜歡鐘錶,不時派遣隨從來修錶:「最初,你有錢,還可以去兌換糧票輪米,每人配給六両四錢,但很多時米店都不賣,好慘的。」李國楠對三年零八個月的捱餓日子仍歷歷在目:「日軍佔領後的頭兩個月尚有米糧,但過了佔領後第一個農曆年,日子就一天比一天差。」

  李國楠表示,最初一天吃到一碗米飯,漸漸是一天兩餐粥水充飢,他記得母親說米要200多元軍票才換到一斤米,最貴可高達300元軍票一斤,當時四元港幣兌換一元軍票;換言之,日佔時期一斤米要800港元至1200港元。李國楠記得市區有人將舊衣服稱做「故衣」,用手推車運去西貢等有農田的郊區,換購糧食。

  無米糧 餓殍遍地如煉獄

  日佔歲月度過了一年,香港已完全沒有米糧,李國楠一家開始吃番薯,但漸漸番薯都無法買到,花生麩、穀殼、米糠成為市民的僅剩糧食。他說,花生麩等同米價200多元軍票一斤:「真係慘,這些不是人食的飼料,但我們要靠食飼料維持生命,我還是孩童,食道、胃無法消化,穀殼吞不下去,我只能不吃、忍餓,我由戰前有點肉底,之後餓到『得棚骨』。」

  李國楠憶述最慘不忍睹的是餓死街頭的屍體,1942年的香港,屍橫遍地。他記得曾租住亞皆老街的唐樓,晚上回家時,唐樓門口總是有好多死屍,都是餓死的:「我要跳過屍體才能上樓回家,當時餓死屍體多,日間一堆屍體,有貨車搬走,夜間又另一堆屍體,清走屍體的貨車,一日要走兩轉。」

  生活還是要繼續。李國楠說他在家中排行第三,姊姊十七、八歲,正值芳華,知道日軍會強姦婦女,姊姊被迫足不出戶,也不出店露面。李國楠年紀小已擔當家店的跑腿,若有鐘錶要維修的部分父親做不了,他便負責將錶由亞皆老街徒步送到昔日九龍城富豪酒店位置一間專做錶鏡的維修店維修。

  在路上,李國楠看到的又是一幕幕慘絕人寰的景象。他說,街上屍體等待運輸車清走前有布遮掩着,但有一次他在黃昏上路,不小心踩到屍體,死屍的手碰到他的小腿,被嚇得半死。

  根據日佔生還者的回憶錄,香港淪陷後期因大饑荒,有人吃屍體充飢。李國楠直言他未見過,但相信確有其事:「無得食,街上屍體被人夾硬割走了大腿肉,是彌留之間的饑荒死者,絕對是事實,不是假。」記者追問下,欲言又止的他沉默數秒,終鼓起勇氣說出一世難忘的慘況:「我在上海街見到……屍體傷痕……大腿位置仲流緊血。」李國楠表示,甚少向子孫提及日佔經歷,「我而家同你講番80多年前慘況,內心仍糾結不舒服。」

  歷炮火 慶幸一家齊齊整整

  1944年,盟軍炮攻香港,戰機聲、炮火聲不絕於耳:「聽到北河街炸到人,我走去看,好慘,周圍都是屍體,死傷都是無辜市民。」李國楠說,「李應記」店後有另一家工場協助日軍製造炮彈殼,他經常見盟軍戰機低飛,炸彈聲日夜此起彼落:「我們好驚,但我們沒有走去避難壕(防空洞)躲避,因距離遠,走過去的路程可能中彈,父母選擇一家人躲在店後的房間攬在一起,五條命一條心,戰機轟炸完一輪,又再開舖做生意。」他記得曾有一顆炮彈落在「李應記」對面食店隔鄰的冷巷:「可能目標是我們店後的炮彈殼工場,只是炸歪了。」

  1945年8月15日,日軍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30日香港的日佔黑暗歲月終結,李國楠一家五口經歷戰火洗禮後仍能齊齊整整,是非常幸運的一家,但對歷史的教訓應時刻銘記:「國家強大十分重要,國家弱才會被人欺侮,中國人的身份認同一定要有,中國在世界上站得住腳,我們中國人行出來都可以昂首踏步。」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