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勞動節假期,內地訪港旅客走勢平穩。政府、旅遊發展局和業界盡心盡力向內地推廣香港,積極爭取客源,實在應記一功。另一邊廂,立法會財委會會議正在審議迪士尼樂園擴建撥款,會議經已討論多時,仍有議員不斷「拉布」阻撓,上星期五的會議更出現混亂場面。迪士尼擴建撥款的前景,令人擔憂。
我想帶大家返回到十八年前的香港。一九九八年初,香港遇上亞洲金融風暴,經濟和就業狀況相當嚴峻,樓市股市大跌,港人對當時的前景非常悲觀。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非常擔心香港的狀況,他利用本身的國際人脈,邀請迪士尼公司在香港興建主題公園,當時我們的競爭對手還有新加坡。最終迪士尼選擇在香港興建樂園,使香港成為亞洲區第二個擁有迪士尼樂園的城市。
迪士尼決定落戶香港,振奮港人信心,燃點我們對未來前途的希望,亦顯著帶領旅遊、零售等行業發展。七年之後,香港迪士尼在二○○五年啟用,當時香港人全城歡騰,就算未能購買到入場門票,到附近的迪欣湖水上活動中心逛逛,都感到很雀躍。
迪士尼的吸引力將香港旅遊業的硬實力推上更高層次,十多年來為香港創造了八百三十六億港元經濟收益,直接和連帶創造超過二十一萬個工作職位。香港迪士尼樂園對本港經濟和就業狀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無可否認,迪士尼樂園至今依然是香港旅遊業硬件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支柱。多年來迪士尼的品牌亦助香港建立了出眾的軟實力,再加上我們本身的國際形象,以及傳統固有的旅遊景點和社會內涵,令香港一直成為亞洲的主要旅遊城市,國際地位和聲譽亦有所提升。
近年,香港旅遊業面對不少挑戰。二○一六年內地訪港旅客數目,比前幾年減少五百萬人次,因此直接影響到迪士尼樂園的入場人數,這個跌幅更波及到飲食和零售業,充分反映一簽多行改為一周一行實在「殺錯良民」。此外,香港社會出現不歡迎內地客人的信息,加上政府對內地訪港旅行團業務發展缺乏有效支持,最終連累到整體經濟和兩個主題公園業績。
香港旅遊業不振,另一個原因是區內競爭激烈。日、韓、星以至內地主要城市都不斷增建主題公園和旅遊設施,香港的旅遊景點和吸引力已落後形勢。任何企業面對競爭挑戰,都只能積極加強自身實力,希望走得更前、更快、更遠,而不是收縮投資。
同時,商業社會講求信譽和商譽。迪士尼在十八年前,對前景不明的香港投下信心一票,時至今日,我們坐擁每年五千四百萬訪港旅客,香港迪士尼應記一功。我們不應「過河拆橋」,阻撓擴建迪士尼的撥款申請,否則國際社會看在眼裏,對香港在未來爭取知名企業、主要盛事或大型基建項目立足香港,會帶來負面影響。
迪士尼樂園擴建,不是做或不做的問題,而是幾時做的問題。立法會議員依據迪士尼樂園入場人數和業績欠佳,評估撥款擴建與否,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短淺看法。完全忽略了迪士尼的硬實力為香港帶來的整體經濟收益,以及其軟實力對提升香港國際地位的貢獻。阻撓迪士尼擴建計劃,社會不會原諒「拉布」的議員。為了振興經濟,促進旅業,惠澤民生,懇請各位議員能支持並通過撥款擴建樂園。
經濟發展委員會小組成員,香港旅行社東主協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