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發表了戴耀廷題為「由民主300+到民主500+」的文章,說「民主派今屆特首選舉有超過300名選委,若能增加至500席,對中共欽點特首人選有更大的阻力」。這是「爭取真普選的重要策略」。戴耀廷說「爭取真普選的關鍵一戰,就是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戴耀廷大發黃粱美夢,認為反對派在區議會選舉可以再增加兩百個議席。這真是痴人說夢。在這個時候說這些夢話,看來是說給美國老闆聽的,最重要是老闆要繼續放水,否則反對派就玩完了。
黎智英當初拍胸口,向美國老闆保證「造王」一定會成功,結果敗得很慘,林鄭得到了777票,曾俊華僅得365票。這樣的結果,當然會令大老闆非常不高興。戴耀廷自然要為黑金金主黎智英分憂,減輕他的壓力,希望不要出現「閂水喉」現象,否則反對派會萎縮得更厲害。為了補鑊和「沖喜」,戴耀廷一定要作「大」,為未來描繪出一幅非常美麗的圖畫:兩年之後,反對派將會全力進攻區議會選舉,只要彈藥足夠,一定會多取得兩百個議席。美國老闆聽了,一定滿心歡喜,願意繼續提供各種金錢和補貼。事實上,黎智英的報業集團正在嚴重虧蝕,他睇好的互聯網動新聞,沒有辦法吸收到廣告,這是人人皆知的秘密,靠集團賺錢,再派送給予政黨,並不樂觀。但是,有政治選舉,就有辦法說服幕後的美國大老闆增加投注。
「造王」慘敗後士氣低落
3月26日之後,行政長官選舉「造王」的慘敗,讓反對派士氣大受打擊,對前景一片悲觀。悲觀的幾個原因:
第一,平日高叫爭取「真普選」,原來是假的。真正有「真普選」要求的人,原是絕對不能把票投給「造王」對象的。投票的對象是建制派,五年之後,相信也是要把票投給建制派。所以,追隨「佔中」的人,都如夢方醒了,當初他們欺騙青年人去搞佔領運動,提出一個非常「公義」的目標,結果上當了,到了關鍵時刻,黎智英會把「真普選」的目標拋棄,一句「策略投票」就可以改變。今後反對派有什麼方向?都徹底失望了,不會再有凝聚力了。
第二,關於反對派的行政長官候選人,一直都說要搞初選,搞「公民提名」,後來發覺這樣的「公民投票」,一定不會選出曾俊華,所以「公民投票」也不搞了。一百萬人的動員目標,最後僅得四萬多人。反對派出現了「動員乏力」症候,這將會延續一個很長的周期。戴耀廷的信用也就破產了。
第三,製造「間諜論」到處傳播開來,什麼人也不可以相信,什麼人都可能是「二五仔」,結果使反對派陣營的士氣跌到了冰點。黎智英的招牌,也大幅度貶值了。下一次再選行政長官,說不定會有更多所謂「共產黨的卧底」,所有的「公民投票」名單,所有的數據和資料,都可能會送到對方手裏,還選什麼?
第四,余若薇曾撰文說:若阻攔胡國興入閘,這等於是與中聯辦聯手。余若薇寧願支持胡國興,也不支持爭取「公民提名」入閘的梁國雄。公開製造了反對派陣營的分裂。這個傷口到現在也沒有辦法愈合。公民黨提名胡國興也是假的,原來提名不等於是投票給胡國興,臨時又轉為投給曾俊華。不講責任,不講信用,不講信念,公民黨的招牌也臭了,弄得反對派四分五裂。五年之後,又要把這一套虛情假意的醜劇上演一次,還會有人上當嗎?
2019年區議會選舉,實在太遙遠了。現在反對派已經碎片化了,正在為9月份的立法會補選互相爭奪出選機會,大動干戈,互相算計,互相攻擊。誰還會有心思去聽戴耀廷「民主500+」的天方夜譚式的神話?
開始謀劃兩年後區選
在戴耀廷謀劃2019年區議會選舉的時候,許多反對派人士已經提出了要總結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失敗的經驗和教訓。但是,這可捅到了黎智英、戴耀廷、公民黨的要害。是誰放棄了「爭取真普選」的最初目標?如果要統一行動,反對派內部有沒有選人的民主機制?還是採取「密室政治」,一個人說了算的方式?「公民提名」是否是海鮮價錢,不同時候,不同價格,不同標準。一旦實行「策略」投票立即不值錢?如果說,「搬龍門」是一件卑鄙的事,為什麼黎智英、戴耀廷、公民黨偏偏每一次都要「搬龍門」,難道反對派所謂的核心價值,分分鐘都可以改變?
正因為如此,2017年的行政長官選舉,反對派徹底失敗了,他們仍然高呼「勝利」,說曾俊華「贏得了民意」。但是看一看「原則派」和「策略派」的激烈筆戰,就可以知道,現在有很多人不看黎智英的指揮棒。他又不是選出來的,為什麼他可以決定反對派的是非對錯,決定怎樣產生行政長官候選人?贏了是他的功勞,輸了他不需要承擔責任,黎智英、戴耀廷還可以指揮反對派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他們不需要為這一次輸到貼地的選舉負責,反而厚着面皮提出下一次的選舉目標「500+」,公平嗎?
其實,這次行政長官選舉,已經說明一個事實:基本法確立的「一國兩制」,「一國」是高於「兩制」的,香港僅僅是高度自治,而不是完全自治,中央政府一定會把好關,保證香港不會成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更加不會讓香港出現支持分離主義、親近外國勢力的行政長官和主要官員。香港是中國一部分。所以,無論怎樣選舉,選舉模式的運作方法,都要按照基本法的規定和人大常委會的決定。黎智英、戴耀廷之類的夢想,是不可能實現的,只會一次又一次遭到挫敗。 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