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朱燁、凱雷、實習記者張芮琪報道:據央視軍事消息,上海海事局發布滬航警626/25航行警告,9月10日,長江口一大型船舶深水航道出口航行交通管制。內地軍迷推測此是為福建艦出港做準備。著名軍事專家宋忠平接受大公報記者訪問時指出,此次福建艦出港是加入現役還是繼續海試,值得關注。從官方媒體曝光的消息觀察,艦載機和福建艦之間已經進行了相關的海試工作。某些情況下,服役前並不需要所有的艦載機都完成大量的試驗再服役,在服役之後也可以進行大量的艦載機匹配實驗。加入現役與海試並不矛盾,並不需要一定完全形成了戰鬥力、保障力再加入現役。
宋忠平指出,海試是航母服役之前進行的一系列必要的測試。而福建艦只要出海,無論是加入現役還是海試,艦載機和航母的適配性訓練都是重中之重的科目。「現在可以考慮在有限試驗的基礎之上,讓航空母艦加入現役。交付部隊之後,再展開大量的試驗和適配性的工作,讓航空母艦短時間內形成初步的戰鬥力和保障力。再經過更長時間的訓練來形成完整的戰鬥力和保障力。」
作為艦載機型號的殲-35也在這次閱兵中亮相。宋忠平指出,殲-35與遼寧艦、山東艦、福建艦三艘航母皆可適配,它不僅僅有彈射型,同時也具有滑躍起飛的型號。未來「三航母時代」,從單一兵種作戰到體系化聯合作戰,中國將實現從近海防禦到遠海護衛的歷史性跨越。福建號和艦載機之間的搭配,讓中國的航母能夠走得更遠。福建艦艦載機以彈射方式起飛,其適航能力、續航能力、載彈能力都將有顯著提升,即航母整體作戰半徑保障能力將會比以前大幅提高。
打造核動力航母 須積累技術經驗
宋忠平表示,航空母艦交付部隊服役使用之後,也會經過更長時間的試驗性服役。在這個基礎之上,根據相應實戰訓練情況,將會調適整改。「新型航空母艦剛研製出來,不可能什麼問題都沒有,需要不斷的訓練、使用,總結經驗和教訓。通過不斷的改進和完善,航空母艦的戰鬥力和保障力將更加趨於完美,同時也為中國建造下一艘更先進的核動力航空母艦積累更加豐富的技術經驗和使用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