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浙大城市學院附屬學校的三年級學生們於人工智能通識課了解圖像自動生成技術原理。\大公報記者俞晝攝
小學第一階段(1~2年級)
認識校園中常見的人工智能應用,能與人工智能設備進行簡單互動,知道社會生活中存在着人工智能,在智能設備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使用規範和道德,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
小學第二階段(3~4年級)
能根據學習、生活中的任務情境,使用恰當的人工智能技術獲取文字、圖像、聲音等資源,設計、創作簡單作品等
小學第三階段(5~6年級)
能通過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分析,了解決策樹與神經網絡等模型的基本結構,知道推理、暴力搜索等算法的基本原理等
初中階段
通過動手實踐,親歷從數據準備、模型訓練到模型推理的全流程,體驗用人工智能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能批判性地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並能在跨學科項目實踐中激發創新思維
高中階段
通過項目驅動實踐,學習設計人工智能系統、開發智能體提升將人工智能落地應用於社會生活等能力